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选择性。因此,如何把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构建的语文国家理想课程有效地转化学生实然的经验课程,就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实现语文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满足学生个体言语发展的多元需求,我们就有必要改变原来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只是被动的实施者和执行者的地位,使他们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参与到语文课程建设中来并能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个体言语发展的多元需求,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下自觉地对语文国家课程进行创造性地实施,实现“二度开发”,构建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生言语发展需求的语文国家课程具体形态。本论文主要是关于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论探索,同时也作了初步的实践研究。 全文包括七部分: 引言:这部分内容简要地介绍了进行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及本研究的进度和取得的成果。 第一章:语文国家课程实施为什么要走向校本化。这部分内容分两节,从“国家课程开发何以会走向校本化”和“语文国家课程为什么特别重视校本化实施”两方面对语文国家课程实施走向校本化的原因加以了说明。 第二章: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内涵、特征与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分两节,在第一节中界定了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内涵,讨论了其基本特征;在第二节中则对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内容由哪些部分组成作了分析。 第三章: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策略。这部分内容共分为四节,分别从理解语文国家课程、分析学校教育情境、形成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的实施、评估、反思与修订四个方面对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策略进行了探讨,并附有相应的案例。 第四章: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这部分内容针对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在教育理念、教师、课程标准、课程资源、时间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结束语:这部分内容简要地说明了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附 录:北京市延庆县第三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细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