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和南半球高纬度气候异常之间的遥相关及动力机制解释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在热带印度洋发现了令人瞩目的大尺度海表面温度场年代际变化现象——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IOD,Indian Ocean Dipole Mode events),之后IOD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研究结果表明它在全球气候和海洋系统的变化中起着积极活跃的作用。最近二十年以来,随着研究数据的丰富,在南半球中、高纬度发现了南极绕极波、南极振荡和南极偶极子等大尺度低频气候变化模态,对它们激发机制的探讨是当前国内外一个研究热点。在遥相关领域,前人研究大多集中在热带太平洋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对这些气候异常的激发上;研究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遥相关呈现出时间和强度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产生的原因是至今仍未被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将IOD和南半球中、高纬度气候异常联系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遥相关和相应的动力机制,进一步探索南半球高纬度低频气候异常在热带海洋的激发源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采用月平均的NCEP-NCAR再分析大气资料、英国大气科学数据中心海表面温度和海冰资料等,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以海表面气压、海表面以及陆地表面的空气温度、地面经向风、对流层上、中、下层的位势高度等气候要素为例,采用偏相关和合成分析等研究方法,给出了IOD变化指数时间序列和南半球中高纬度气候异常之间的遥相关空间模态。其次,分别从大气行星波能量传播、大气经向环流异常的角度对遥相关空间模态给出了动力机制解释。另外,鉴于南大洋海冰是南极地区气候监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南大洋海冰低频变化及其和IOD之间的遥相关以及动力机制探讨是另一重点研究内容。 论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南半球中、高纬度低频气候异常变化不但包含热带太平洋ENSO的信号而且还包含热带印度洋IOD信号;第二,IOD和南半球中、高纬度各个气候变量遥相关的空间模态呈现三个波数绕极分布。以200hPa对流层为例,遥相关最强的作用中心集中在阿蒙森海和别林斯高晋海北部(正相关),威德尔海北部的南大洋海域(负相关)、罗斯海北部以及澳大利亚南部的南大洋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权证价格因素的分析,对B-S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对不同情况下的权证采取了不同的定价方式。  【关键词】权证;定价;B-S公式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5-080-02    所谓权证,就是凭证持有人有权利于履约期间内,依履约价格及执行比率,要求发行人交割该标的证券的契约。根据权证的标的资
“实践”一直是整个西方哲学探讨的重要问题。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实践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将实践观进一步发展,对实践观问题的探讨实现了从观念实践观向现实实践观的跨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的重要早期著作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实践观思想,马克思在《提纲》中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对以往的哲学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改革,实现了彻底脱离以前的思辨的思维方式以及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而最终确立了实践的思维方式
硫酸抗敌素,又称硫酸黏杆菌素,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已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它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具有很强的抗
在城市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建设的资金、建设计划、建设所处的基础环境、污水处理设备等进行充分的考察,将考察结果与具体知识进行充分结合,确定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各
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逐步深入和规模不断扩大,海洋腐蚀给国民经济造成的重大损失日益增加。海洋腐蚀不仅缩短了海洋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维护维修的费用,而且还
《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韩庆祥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看点]60多年前,梁漱溟曾问:"中国以什么贡献给世界?"这,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60多年后,中国共产党
《心胜.3》,金一南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7月[看点]对西路军征战的多维解读;对古田会议的重新认识;对大国关系的冷峻诠释;对统一大业的忧心谏言。横跨中西,纵论古今,解构
研究干酪乳杆菌发酵工艺条件对鱼糜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在鱼糜中添加1.5%食盐和2.0%葡萄糖于25℃下发酵24 h时,所得样品挥发性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
现代学徒制是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尤其适用于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本文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采用“订单培养,双元施教”的模式,对现
海洋作为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储库,每年可从大气吸收约1.7亿吨碳,对于维持全球碳的收支平衡,控制大气CO2的持续升高至关重要。陆架边缘海以全球海洋7%的面积,维持了30%的海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