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戊型肝炎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的病原体。我国是HE的高发地区,1986年-1988年,在我国新疆曾发生HE的大暴发,共发病119280例,罹患率2.96%。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HE病例数呈持续上升趋势。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HEV的巢式RT-PCR方法,对四川省大部分地区HEV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克隆分析HEV ORF2部分区域,分析其遗传进化情况,为确定我国HEV标准株的研究打下基础。另外,对已建立的HEV感染大鼠模型进行组织嗜性,抗体水平,转氨酶水平及组织病理情况等方面的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大鼠模型的感染过程,为HEV致病机制的研究打下基础。本研究通过比对国内外20株戊型肝炎病毒的序列,针对戊型肝炎多种基因型的ORF2基因部分保守区域设计内、外两对,扩增片段大小为638bp的巢式PCR引物,对其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建立了HEV巢式RT-PCR检测方法,对得到的片段进行克隆并测序。结果显示,用该方法对猪戊型肝炎阳性病料进行检测,目的片段与预期一致,第一轮和第二轮扩增的退火温度均以53℃效果最佳。本研究建立的HEV巢式RT-PCR特异性好,敏感性高,能够应用于临床诊断。应用该方法对来自四川省各规模化猪场的174份猪粪便样品和160份胆汁样品进行检测,样品阳性率为10.5%。阳性率最高(17.9%)的日龄范围为5-9周。阳性率从最高到最低的猪种是成华猪,大白猪,杜洛克,皮特兰,长白猪和汉普郡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四川省SHEV流行的基因型为基因IV型,与北京株同源性最高。四川株与中国代表株比对分析显示有较大变异,这表明可能存在新的HEV毒株。为了解SHEV感染大鼠模型的组织嗜性,病理变化及感染过程,本研究先针对HEV ORF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HEV的SYBR GreenⅡ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对SHEV感染大鼠模型的器官组织进行病毒定量检测。使用基因4型SHEV阳性猪粪便悬液通过腹腔注射建立SHEV大鼠模型。其一,检测大鼠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变化。其二,检测不同阶段大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粪便和脑中的HEV RNA水平。其三,观察不同阶段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根据大鼠血清HEV IgG,ALT和AST水平变化,HEV RNA的检测结果,可以跨物种感染SD大鼠,感染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感染后在大多数组织和器官中检测到HEV RNA,但病毒载量较低。肝脏有慢性肝炎的病理变化,但病变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