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区域差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ko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土地流转日趋活跃且不断创新,呈现流转规模扩大化、模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区域差异化的特征。依据各地方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各地方未能充分考虑区域差异,一味地追求流转速度,以达到农业规模经营的目的。这些盲目而不因地制宜的土地流转行为逐步暴露出各种问题且潜在着不断向社会释放的风险,集中表现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受损、土地过度集中引致的社会不公、土地非粮化对粮食安全的威胁、土地转出户就业风险以及土地转入户的经营风险。所以,当前非常重要的是必须冷静思考日益活跃和不断创新的农村土地流转所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并构建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否则其引发的后果会非常严重。怎样才能构建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如果未能充分考虑风险空间分异,将难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我国区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差异非常显著,同一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在不同类型区域可能带来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即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具有区域差异的特征。因此,分析不同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主导因素及空间分异特征,为有效构建分区防控政策体系的科学依据。  本文在考虑区域差异的背景下,对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明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首先,在对国内土地流转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基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加权求和法等方法计算相关指标值。接着对湖南省123个县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进行评价,得出风险评价结果以及运用距标准差值法划分风险等级,分析不同风险等级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主导因素。最后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主导因素,提出具体的风险分区防范措施。对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障农民权益,维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农村土地正常的流转,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为有效防控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风险提供决策参考,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5月12日,习近平在出席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时强调,领导干部要把改进文风作为一项工作要求,身体力行、勉力而为,在弘扬优良文风上不断取得新进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郑重
中国的改革和革命一样,选择的也是从农村开始实施经济改革的道路。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究其原因,尽管对1978年以来的农业持续增长原因存有分歧
本文以融资融券业务正式推出以来,融资融券标的90支股票和沪深300指数中挑选出来的270支成分股的日收益率数据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账面市值比和市值等资产定价相关指标在融资融
国内儿童体验馆创新的地方并不多,体验内容雷同,内容设计粗糙。场馆都是商业综合体的开发商投资,成本有限额,很少采购国外高科技设备,只能在国内找替代品,这样会降低体验效果
本文针对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后经济影响进行研究,为中国制定对外投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更好地指导中国“走出去”。近年来,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属于
离岸金融市场是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进程不可阻挡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使得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达到最优配置,也将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紧密连在一起。在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是推进
中国的资产评估是伴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变型而产生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确立而发展。在经济交往、政府工作、法律事务或者社会活动都涉及到资产评估活动,评估
2001年,我国发行了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基金。10年来,开放式基金在我国迅速成长壮大,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投资理财工具之一。与此同时,基金业的蓬勃发展也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
现在,圈内人士有一句行话,叫做:“不闻不问的干部上得快。”说的是有些干部平时在机关、在单位里几乎见不到他们的身影。不过,他们又不同于普通的职工,上班时间不在岗位上总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出现的新的革命浪潮。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