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派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以其大量的经典作品和独特的美学理论创建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方面他们在审美的层面发掘出古典文化不衰的魅力,尤其是对传统文学中意象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为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在现代文学中的发展以及中国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道路独辟蹊径;另一方面,他们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同时将西方现代诗学巧妙地与中国传统诗艺嫁接,创造出具有现代文体特征并表现现代人思想情绪,又不失传统美感的文学形式。 意象源于中国古典诗学,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元素。在意象选择和创造上,京派作家显示出鲜明的流派特征,他们秉承中国古典文学含蓄、和谐的诗学传统,在作品中形成一个以人生意象为中心的庞杂而又层次分明的意象群落,其中的自然意象、时间意象以及人文意象都围绕人生意象展开,京派作品中这四重意象构成了京派文学特有的诗性品格。 意象作为一种内心的观照,是京派作家传输自己繁复的情感意识和隐晦的思想观念的需要,也是用以改造新文学中的“失范”现象,沟通传统与现代的一个重要手段。京派文学意象汇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西方现代哲学和美学思潮的影响,以及京派作家自身独特的生命感悟。京派对意象艺术的探索不是孤立的技巧问题,它与现代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京派意象带给我们的不再是古典诗人浅吟低唱的个人悲戚,却是浸染着时代悲欢,现代知识分子共同命运的人生主题。京派作家以“城”与“乡”作为人性两极的地域代表,以优美的自然意象来赞美乡村中的完美人性,意在为失去了精神依托的现代人构筑一个精神家园。京派的意象创造往往是建立在对传统的追忆和怀恋的基础上的一种情感模式,这些意象饱含了作家对逝去的传统文明的无限眷恋深情和感伤,造成了京派作品鲜明的挽歌情调。 京派文学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文学现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首先,京派意象是中国传统诗艺与西方象征主义、意象派等诗学思潮相融合的产物,突破了古典意象长期积淀的原型性象征模式,克服了西方意象派有象无意、意与象相剥离的缺点,成为京派作家对世界万物带有强烈的个体生命色彩的审美途径,体现着现代作家对文学本质更为深入的感悟。其次,京派作家对意象在作品中的成功运用和把握是现代文学意象艺术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文艺走向审美自觉的标志。京派注重意象在诗歌以外文学领域中的运用,促成了现代文学中各种文体间的相互融合,尤其是诗歌。小说、散文之间,从而推进了各种文体创作的成熟和发展,这也是京派作家对现代文学最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