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校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115296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各国都面临着多元文化与全球化,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既保持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又使不同文化间达成沟通与理解,促成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创新,促成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的人们携手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的危机?民族学校课程应该为此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国的民族学校课程长期以来都没有建立完善的体系,照搬汉族学校教育模式而没有民族特色,不符合民族教育发展的规律,民族学校课程的改革刻不容缓。西方60 年代兴起,至今方兴未艾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为我国民族学校课程改革开拓了新的思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为民族学校课程改革带来良好契机。民族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因为课程与教师是共生、共建的关系,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提出相应要求,而教师发展的状况又影响着课程改革的速度和程度,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本研究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对广西苗族地区的一所民族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的现状进行田野调查发现:该校课程改革滞后,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二者相互制约,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究其原因在于教育观念的落后以及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依然束缚着民族学校和教师的思想和手脚。学校课程文化的霸权,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中处于失语状态。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被现代化浪潮淹没的危险,民族学校课程没有担负和发挥其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民族学校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都没有反映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难以培养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的人才,也无法促进当地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教师发展之方向和程度也为此受到影响和制约。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都无法适应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经费的短缺也是影响民族学校课程的改革与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民族教育要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必须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转化单一的学校课程文化;改革课程管理制度,赋予民族学校及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解构重组民族学校多元文化课程,促进民族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同时,激发教师参与民族学校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完善适应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师培训与评价制度,使民族学校教师在民族学校课程改革中实现自我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与民族学校课程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正>日本秋田大学等13所医疗机构采用芍药甘草汤(S——k)治疗高罩酮血症(T>0.7mg/mL )不孕以及排卵障碍患者11O例,进行疗效观察,每7.5克,疗程10——18周。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是增强其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探讨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现存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对我国中小企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历史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共同产物。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改革和应用,我国
童话式数学教学理念,始于美国.洋为中用,探索小学低年级数学"童话教学法",将数学知识与文学故事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创编数学童话,能激发数学课堂无限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正>固定资产折旧既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经济,促进技术进步的有效杠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企业的折旧政策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从
多相混输泵是多相混输系统的关键设备,其核心部件是一对相互啮合的螺杆和同步齿轮传动装置。对比了优化前后的螺杆设计及同步齿轮传动装置设计,改进后的设计赢得用户的认可。
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而互联网的发展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并且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保险行业也开始不断进入互联网,互联网保险营销成为保险行业的重要营销手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探讨言语理解中信息表征的方式。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 96名。实验材料按照探测图画中物体的形状跟先前阅读的句子中描述的物体的隐含形状的关系总体上
空间向量引入十年,为三维空间中图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问题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为更快更好地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近十年的高考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几何载
当代艺术的发展与艺术管理息息相关,艺术管理受当代艺术发展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在当代艺术市场这样一个特殊的领域,如何遵循艺术管理的规律,让艺术品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