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晚学盲言》管窥钱穆中西文化观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eo5_1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中国国学大师中最具有影响之一的钱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不移的保卫者,他注重使用哲学思维和历史考察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由此构筑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哲学体系。《晚学盲言》全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总共90篇。第一部分是宇宙天地自然之部,第二部分是政治社会人文之部,第三部分是德性行为修养之部。虽然每篇各取一义,但其主旨一贯相承,是为了讨论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异同之处。该书乃作者在将其一生回顾之后,对其毕生学术所作出的总结与提炼,可谓是作者晚年对中西文化异同的一次总结性的综论。不仅如此,《晚学盲言》更被学术界视做为钱穆新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对《晚学盲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可以进一步把握钱穆的文化哲学思想,更清楚地认识钱穆的中西文化观。钱穆的文化学是一种将人类大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之中所形成的人生价值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这是一种人文为本的文化学。为了阐扬中国文化的民族个性,他对中国文化史和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在钱穆看来,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所以历史和文化可以说是融合为一的。钱穆之所以认为中西文化有所不同,是因为他通过对中西历史发展中的经济、政治、精神三方面进行比较而得出的结论。这种不同点体现在西方文化是以物质经济为本质的外倾型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以道德精神为本质的内倾性文化;钱穆始终认为对物质经济利益的过渡追求绝对不是人生的最高宗旨,而道德精神的彰显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所以在钱穆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作为享有“当代朱子”、“最后一位国学大师”等美誉的钱穆,毕生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及民族文化,他对中西文化观察相异寻求相同,其意在阐发中国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基本精神,换言之,他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研究西方文化,其立足点仍落在张扬文化的民族个性,阐扬中国文化,挖掘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上。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钱穆的文化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复兴,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科学的文化观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批判表象思维是整个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个重要主题,这尤其反映在其后期思想中。在“存在历史”及“形而上学史”的框架下,后期海德格尔尝试着深入形而上学内部,通过批判表象思维来
自古以来,勇往直前的革命者往往都是对人生意义和人类自由探索的先驱者。罗莎·卢森堡,作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座丰碑,她的生命意义、生命意志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她作为马克思主
钟荐勤,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人民公安卫士、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宣传文化处正营职干事。  2007年6月,参加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因成绩突出,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被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并荣立一等功。  2009年4月,又加入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告别即将临产的妻子,再次出征执行维和任务。  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强烈地震中壮烈牺牲,终年35
现如今,生态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同时它也是当前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生态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一个崭新的人类聚居概念和发展模式,在美学观念上已突破工业文明以来
归纳问题是科学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从休谟提出归纳问题以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哲学家提出了挑战,包括休谟在内的许多哲学家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从各个不同的立场和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