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荐勤,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人民公安卫士、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宣传文化处正营职干事。
2007年6月,参加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因成绩突出,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被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并荣立一等功。
2009年4月,又加入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告别即将临产的妻子,再次出征执行维和任务。
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强烈地震中壮烈牺牲,终年35岁。
2010年1月22日,被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维和英雄”荣誉称号。
又一个清明节来临,本刊特推出钟荐勤妻子徐宏的怀念文章,以遥寄追思。
荐勤,我伫立在金宝山忠诚卫士广场,在你的塑像前默默吟诵着你非常喜爱的一首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离……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并将那页素笺焚烧于你的墓前。
一时间,素笺化作几片蝶状,恋恋地飘忽在我的眼前。荐勤,是你吗?我想你一定感知到妻子来看你了。
A
永远不能忘记2010年1月14日,边防总队领导将噩耗传来的那一刻,我大脑一片空白,没有了知觉。但有一点儿倒还清醒:荐勤,我来接你回家!
当双手接过你的遗像,紧紧地抱在怀里,我是麻木的,总有一种不真实感:这是你吗?这是我吗?为什么我们要这样相聚?这和我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你知道吗,为迎接你凯旋,我设想了无数个场景,并做好了一切准备。
送你出征时,我挺着个大肚子。生育过后,我的体型变了许多。迎你归来,我想还你一个娇小美丽的妻子。我开始“修身”锻炼,还剪了一个时尚的发型,新装也买了几套,都是你喜爱的款式和颜色。眼角多起来的几丝鱼尾纹是去不掉了,那是悄然而刻的相思诗行,留待你细细品读。
接你时,到底给我们的女儿暄暄穿什么样的衣服,让我伤透脑筋。这是你们父女第一次相见,我想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你说在海地为我买了戒指,还为全家买了3只小熊。回来后,就像童话故事的完美结局一样:熊爸爸带着熊妈妈和小熊熊,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着、快乐着……
现实真的很残酷。我知道你是为国捐躯,为世界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可我还是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接受不了你给我和女儿留下的永远不能弥合的伤痛。
一个特别重要的告别,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眼前——
2010年1月22日,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烈士礼堂结束。我和二姐送你进入火化场。我木木地呆呆地看着你,看着看着我扑了上去,二姐死死抱住了我……
我和二姐眼睁睁地看着你羽化升天。
腊月末的北京奇寒无比,天空灰蒙蒙地低垂着。我突然看见一股青烟冲天而上,那是你吗,荐勤?
B
我们盼孩子已经整整7年。由于工作原因,我们婚后一直两地分居。直到2005年我转业回昆明,夫妻才总算团聚。
2007年,我准备着做母亲。可是,小毛衣小胎服如花儿朵朵摆满一床,自我欣赏一番,又悄悄地收了起来;胎教音乐、胎教书籍,如青枝绿叶摆满一案,自我陶醉一番,还是悄悄地收了起来……因为你要赴海地维和。
娘什么都依着你,这次她逆反了,让你先有孩子再走;你非常孝顺娘,这一次你也逆反了:“娘,等你有了孙子,天下的仗恐怕都打完了。”娘让步了,我也让步了。
当你在动荡、战乱、贫瘠的异国他乡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归来后,我终于怀孕了。
你欣喜若狂,立即向所有的亲人宣布:钟家传承血脉的信息明朗了;向所有的朋友宣布:我要当爸爸了!
那是一段多么幸福的时光。你什么也不准我干,变着花样办伙食,做出好吃的鱼、好喝的汤;你买来一辆二手车,天天开着车接送我上下班;你一见我的衣襟闪动,就将耳朵贴上去听,还自夸自讲:“我钟荐勤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特别能折腾,像个军人之后!”
眼看就要临产了,你又要赴海地维和。这一去,意味着33岁的我将独自面对高龄高危分娩,你愧疚得不知如何是好。
我想提前剖腹,让你看看孩子再启程。你说:“不着急,让孩子足了月自己出来。等我回来后,一只手搂着老婆,一只手抱着孩子,要多美满有多美满。”
荐勤,我真后悔没有提前剖腹,让你和孩子见上一面。
在机场送你出征那天,我远远地站在人群外边,看着你忙前忙后,大家都一一登机了,你才跑来向我告别。
我如平常一样依偎在你的怀中,这时,孩子好像感应到什么,动了一阵子,不知是谁给我们拍了张合影,这是我们一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我强忍着眼泪对你说:“别担心,放心去吧。”你笑了笑,没有言语,紧紧握了握我的手,便转身离去,再没敢回头。
“心中向往着和平的天空,不忘妈妈慈祥的面容。走千里走万里,祖国为我壮行……”你告别亲人,再次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维和使命。
荐勤,你走后的第5天暄暄就出生了,她长得很像你,眼睛、嘴巴、鼻子、脸型都像极了,连耳根上那两个小眼都和你的一模一样。看到她,恍然就看到了你,我心里充满无边的安慰。
C
荐勤,咱们那个筑在家属小院里的家,我一丝一毫都没有动。只是多了你的一张正装照,你将永远年轻,永远威武,永远俊朗。
你用过的一切,都原样摆放着。衣服挂得整整齐齐,拖鞋放在门口,剃须刀也擦得锃亮……
倦鸟归来,总会寻找旧时的窝。家永远是你的家。你累了,就好好歇息。
你非常清楚,在海地这样动乱的国度,危险如影随形,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叫人防不胜防。迄今为止,已经有32名维和人员在那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你却义无反顾二次前往。
对此,你是有心理准备的。你第一次参加海地维和时,给我留下一盘磁带,录下了你埋藏在心底的肺腑之言:“老天请给我机会,补偿心上人些许安慰。如果生命可以轮回,我宁愿时光倒退……”
荐勤,我理解你。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小家和大家往往不能两全。你不要总觉得不安。
你知道吗?我每天仍然用你的QQ登录,急切地等待你那“钟Sir”的昵称和那“Missbear!”的签名出现,不时地装点一下你的空间,再反复读一读你的日记,给你留言,和你一起回忆那些曾经拥有的幸福时光。
夜深人静,当我凝视暄暄熟睡的脸庞时,忽然感到:其实,你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当我躺在产床上等待女儿降生时,是你在给我勇气和希望;当我带着生病的女儿打针吃药时,是你在给我支持和力量;当女儿蹒跚学步时,是你在扶助和牵引……
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你都在呵护着我们。你不曾远去!是这样的吗,荐勤?
现在,暄暄已经会叫“妈妈”、“奶奶”、“公公”、“婆婆”了,就是还不会叫“爸爸”。身边没有你,她的发音少了对象。
等她再大一点儿,我会在清明时节带她到这里,长长地呼唤你:“爸——爸——”
(黄晓萍帮助整理责任编辑:王锦慧)
2007年6月,参加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因成绩突出,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被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并荣立一等功。
2009年4月,又加入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告别即将临产的妻子,再次出征执行维和任务。
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强烈地震中壮烈牺牲,终年35岁。
2010年1月22日,被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维和英雄”荣誉称号。
又一个清明节来临,本刊特推出钟荐勤妻子徐宏的怀念文章,以遥寄追思。
荐勤,我伫立在金宝山忠诚卫士广场,在你的塑像前默默吟诵着你非常喜爱的一首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离……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并将那页素笺焚烧于你的墓前。
一时间,素笺化作几片蝶状,恋恋地飘忽在我的眼前。荐勤,是你吗?我想你一定感知到妻子来看你了。
A
永远不能忘记2010年1月14日,边防总队领导将噩耗传来的那一刻,我大脑一片空白,没有了知觉。但有一点儿倒还清醒:荐勤,我来接你回家!
当双手接过你的遗像,紧紧地抱在怀里,我是麻木的,总有一种不真实感:这是你吗?这是我吗?为什么我们要这样相聚?这和我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你知道吗,为迎接你凯旋,我设想了无数个场景,并做好了一切准备。
送你出征时,我挺着个大肚子。生育过后,我的体型变了许多。迎你归来,我想还你一个娇小美丽的妻子。我开始“修身”锻炼,还剪了一个时尚的发型,新装也买了几套,都是你喜爱的款式和颜色。眼角多起来的几丝鱼尾纹是去不掉了,那是悄然而刻的相思诗行,留待你细细品读。
接你时,到底给我们的女儿暄暄穿什么样的衣服,让我伤透脑筋。这是你们父女第一次相见,我想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你说在海地为我买了戒指,还为全家买了3只小熊。回来后,就像童话故事的完美结局一样:熊爸爸带着熊妈妈和小熊熊,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着、快乐着……
现实真的很残酷。我知道你是为国捐躯,为世界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可我还是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接受不了你给我和女儿留下的永远不能弥合的伤痛。
一个特别重要的告别,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眼前——
2010年1月22日,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烈士礼堂结束。我和二姐送你进入火化场。我木木地呆呆地看着你,看着看着我扑了上去,二姐死死抱住了我……
我和二姐眼睁睁地看着你羽化升天。
腊月末的北京奇寒无比,天空灰蒙蒙地低垂着。我突然看见一股青烟冲天而上,那是你吗,荐勤?
B
我们盼孩子已经整整7年。由于工作原因,我们婚后一直两地分居。直到2005年我转业回昆明,夫妻才总算团聚。
2007年,我准备着做母亲。可是,小毛衣小胎服如花儿朵朵摆满一床,自我欣赏一番,又悄悄地收了起来;胎教音乐、胎教书籍,如青枝绿叶摆满一案,自我陶醉一番,还是悄悄地收了起来……因为你要赴海地维和。
娘什么都依着你,这次她逆反了,让你先有孩子再走;你非常孝顺娘,这一次你也逆反了:“娘,等你有了孙子,天下的仗恐怕都打完了。”娘让步了,我也让步了。
当你在动荡、战乱、贫瘠的异国他乡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归来后,我终于怀孕了。
你欣喜若狂,立即向所有的亲人宣布:钟家传承血脉的信息明朗了;向所有的朋友宣布:我要当爸爸了!
那是一段多么幸福的时光。你什么也不准我干,变着花样办伙食,做出好吃的鱼、好喝的汤;你买来一辆二手车,天天开着车接送我上下班;你一见我的衣襟闪动,就将耳朵贴上去听,还自夸自讲:“我钟荐勤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特别能折腾,像个军人之后!”
眼看就要临产了,你又要赴海地维和。这一去,意味着33岁的我将独自面对高龄高危分娩,你愧疚得不知如何是好。
我想提前剖腹,让你看看孩子再启程。你说:“不着急,让孩子足了月自己出来。等我回来后,一只手搂着老婆,一只手抱着孩子,要多美满有多美满。”
荐勤,我真后悔没有提前剖腹,让你和孩子见上一面。
在机场送你出征那天,我远远地站在人群外边,看着你忙前忙后,大家都一一登机了,你才跑来向我告别。
我如平常一样依偎在你的怀中,这时,孩子好像感应到什么,动了一阵子,不知是谁给我们拍了张合影,这是我们一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我强忍着眼泪对你说:“别担心,放心去吧。”你笑了笑,没有言语,紧紧握了握我的手,便转身离去,再没敢回头。
“心中向往着和平的天空,不忘妈妈慈祥的面容。走千里走万里,祖国为我壮行……”你告别亲人,再次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维和使命。
荐勤,你走后的第5天暄暄就出生了,她长得很像你,眼睛、嘴巴、鼻子、脸型都像极了,连耳根上那两个小眼都和你的一模一样。看到她,恍然就看到了你,我心里充满无边的安慰。
C
荐勤,咱们那个筑在家属小院里的家,我一丝一毫都没有动。只是多了你的一张正装照,你将永远年轻,永远威武,永远俊朗。
你用过的一切,都原样摆放着。衣服挂得整整齐齐,拖鞋放在门口,剃须刀也擦得锃亮……
倦鸟归来,总会寻找旧时的窝。家永远是你的家。你累了,就好好歇息。
你非常清楚,在海地这样动乱的国度,危险如影随形,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叫人防不胜防。迄今为止,已经有32名维和人员在那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你却义无反顾二次前往。
对此,你是有心理准备的。你第一次参加海地维和时,给我留下一盘磁带,录下了你埋藏在心底的肺腑之言:“老天请给我机会,补偿心上人些许安慰。如果生命可以轮回,我宁愿时光倒退……”
荐勤,我理解你。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小家和大家往往不能两全。你不要总觉得不安。
你知道吗?我每天仍然用你的QQ登录,急切地等待你那“钟Sir”的昵称和那“Missbear!”的签名出现,不时地装点一下你的空间,再反复读一读你的日记,给你留言,和你一起回忆那些曾经拥有的幸福时光。
夜深人静,当我凝视暄暄熟睡的脸庞时,忽然感到:其实,你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当我躺在产床上等待女儿降生时,是你在给我勇气和希望;当我带着生病的女儿打针吃药时,是你在给我支持和力量;当女儿蹒跚学步时,是你在扶助和牵引……
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你都在呵护着我们。你不曾远去!是这样的吗,荐勤?
现在,暄暄已经会叫“妈妈”、“奶奶”、“公公”、“婆婆”了,就是还不会叫“爸爸”。身边没有你,她的发音少了对象。
等她再大一点儿,我会在清明时节带她到这里,长长地呼唤你:“爸——爸——”
(黄晓萍帮助整理责任编辑:王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