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CNTs)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和极大的比表面积,在分子印迹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通过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修饰,成功研制一系列碳纳米管表面印迹材料,并在天然产物提取,环境污染物富集检测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表面印迹材料对模板分子的分离和富集均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论文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通过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基于碳纳米管表面新型印迹聚合物,将其作为选择性吸附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出猕猴桃样品中大黄酸(4,5-二羟基蒽醌-2-羧酸)的含量。以甲基丙烯酸(MAA)和4-乙烯基吡啶(4-VP)为双功能单体制备印迹聚合物,并用红外光谱仪来测定其化学结构;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和选择性吸附实验得出的数据表明:印迹聚合物对大黄酸表现出良好的吸附容量;朗格缪尔吸附平衡常数(Km)和理论最大吸附量(Qm)分别为0.43和6.77mg g-1。对比于只用MAA或4-VP作功能单体,用双功能单体制备出的印迹聚合物对大黄酸样品显示出了出了更高的印迹效应和更高的吸附量。实验中,详细地研究了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本实验成功地制备出基于碳纳米管表面的新型印迹聚合物,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将其应用于猕猴桃根样品中大黄酸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2.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基体,齐墩果酸(OA)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在碳纳米管表面合成对齐墩果酸具有良好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MWNTs@MIPs进行表面形态表征。结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MWNTs@MIPs的吸附性能。将该印迹聚合物作为选择性吸附剂装填于固相萃取柱(SPE)中,结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选择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WNTs@MIPs对齐墩果酸分子具有较高识别性能,能对猕猴桃根中的齐墩果酸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富集。对猕猴桃根中的齐墩果酸样本加标回收率范围84%~92.6%,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下,最低检出限可达到2.56μg L-1。3.基于碳纳米管表面,以双酚A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成功制备出一种包覆Fe3O4磁性粒子的新型碳纳米管表面磁性双酚A印迹聚合物(MWNTs@MMIPs)。采用红外光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和透射电镜分析等技术并对该印迹聚合物的形态、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MWNTs表面接枝印迹聚合物厚度为10.0-20.0nm,磁饱和度为Ms=41.18emu g-1。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WNTs@MMIPs对双酚A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选择识别能力,最大吸附量为49.26μmol g-1,检出限为7.99×10-6mg L-1;对自来水、湖水以及雨水等实际样品溶液进行了3个不同水平的添加,测得双酚A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8-95.4%,89.9-93.4%以及87.3-94.1%,相对标准偏差在6%以下。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该MWNTs@MMIPs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双酚A的分离富集。4.以苯基修饰的磁性碳纳米管为基质,姜黄素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碳纳米管表面磁性姜黄素印迹聚合物(MWNTs/MMIPs)。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技术对该印迹聚合物的形态、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WNTs/MMIPs对姜黄素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选择识别能力,最大吸附量为7.3mgg-1;选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以及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选择因子分别是2.04、1.02和1.02。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该MWNTs/MMIPs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姜黄素的分离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