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镍锰酸钠正极空气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钠离子电池因其低成本和类似的“摇椅”式存储机制,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替代方案之一。其中正极材料是制约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关键,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由于具有理论容量高、晶相多样、合成简单等优势成为最受关注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较差的空气稳定性和倍率性能限制了其商业应用,同时,由于受层间距离制约,空气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无法兼得。P3相和P6相的镍锰酸钠(NNMO)作为两种具有较大层间距的层状氧化物,由于其优越的倍率性能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本论文通过理论计算,理论指导实验,对P3-NNMO和P6-NNMO在空气中久置的结构稳定性及其钠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通过第一性原理分别计算了P3-NNMO及P6-NNMO中过渡金属层内Ni空位形成能、过渡金属层间Na空位形成能及Na+扩散能垒,来预测P3-NNMO和P6-NNMO的空气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的差异。理论计算表明,P6-NNMO相较于P3-NNMO具有更好的空气稳定性,表现为相对更高的Ni空位形成能(+0.215 e V)及Na空位形成能(+0.152 e V);同时,P6-NNMO同样表现出更好的倍率性能,拥有更低的钠扩散能垒(-0.94 e V),因此从理论上认为P6-NNMO具有更佳的空气稳定性和倍率能力。为了从实验上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本文设计了通过改变高温固相烧结过程中的气氛来获得P3-NNMO和P6-NNMO,对其进行空气稳定性实验并结合结构表征探究空气失稳机理。从空气稳定性性能看,P6相结构具有更好的空气稳定性,P3-NNMO从Na0.68Ni0.52Mn0.48O2变为Na0.15N i0.44-y?y Mn0.56O2(?为Ni2+脱出后形成的空位),P6-NNMO从Na0.64Ni0.55Mn0.45O2变为Na0.51Ni0.54-y?y Mn0.46O2。P3-NNMO在空气稳定性实验后有大量Ni2+脱出,P6-NNMO则较为稳定。从电化学性能上来看,制备的P6-NNMO相对于P3-NNMO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在10 C下85.3%的容量保持率),更好的循环性能(0.2 C下循环350圈后77.6%的容量保持率)。这种晶相调控策略为设计兼具空气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的层状材料提供了一条高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锑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物理与化学的性能以及在空气环境中稳定性强,近年来不断地受到科研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锑烯的相关理论预测为科研工作者从制备锑烯再到锑烯的实用提供了更好的指导方向。目前,人们纷纷开始探究二维锑烯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非线性光学等领域的应用。本文首次提出液相激光辐照法制备锑烯,并成功将锑烯制作成光限幅器件,实现在非线性领域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用电量和用电设备势必将不断增加,在电气火灾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必须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和预防。对于配电柜电气式引发的火灾,在当前消防管理中,并没非常有效的针对性防护措施,也没有有效的灭火产品。为此,本文拟将全氟己酮灭火剂微胶囊化,探索制备全氟己酮微胶囊化工艺技术途径,为开发实用的全氟己酮微胶囊类产品打下技术基础。本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出了用包埋率、粒径及分布和微胶囊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课题针对高氮钢GMAW焊接过程存在的氮析出、焊接烟尘、飞溅和氮气孔等问题,开展了高氮钢单、双丝GMAW焊接工艺试验研究,揭示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电弧电压、送丝速度、双丝角度等对高氮钢GMAW熔滴过渡行为和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并对高氮钢GMAW中气孔问题作出优化,获得了典型高氮钢机器人焊接工艺及规范参数。首先,进行了高氮钢单丝GMAW成形试验,发现对小于或等于6m/min的送丝速度进行弧长调整后
目前,锂离子电池在移动电子设备、新能源交通、储能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限制也逐渐显现出来。锂金属在全球的储量分布是不均匀的,我国的储量尤其处于劣势,造成原材料的价格居高不下。而钠元素相较而言价格低廉、储量丰富,并且和锂元素处于同一主族,和锂元素有着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另外氧化还原电位更高,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愈来愈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关注。在电池正极材料中,聚阴离子型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