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oshens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凭借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造诣不仅大力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还走出国门流传到国外,在世界文坛上具有巨大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传入越南至今,中国现当代作品对越南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选题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文献学、统计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梳理大量作品译本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最真实的场景。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构成。
  导论部分概括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内容。
  第一章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总体上以越南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首先介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的传播与接受,说明法国殖民文化的统治对传播与接受过程的抵制,提及以康有为、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情况;然后讲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至1975年期间的传播与接受,指出越南翻译家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对传播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涉及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重要影响;最后述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之后的传播与接受,其中包括中越战争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造成的困局以及中越复交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带来的新貌。虽然,该传播与接受过程起步并发生在越南战争时期,有过坎坷,但最后已经突破困局并获得非常巨大的成就。
  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其中,第二章从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论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包括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前、毛泽东时代的1949至1976年期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等阶段的具体译介与接受情况。第三章则谈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分别述评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成果,涉及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报刊杂志社及其传播成就,通过对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和作家作品选编以及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科研活动等内容做总体上的探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越南外国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
  第四章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别谈论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越南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吴必素与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相较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在越南文学史上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越南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创作风格与艺术表现还熏陶不少越南作家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谈及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阮玉姿、杜黄耀、武氏好等越南新时期文学几位代表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在被传播到越南的中国当代作家当中,莫言最受越南读者喜爱。他凭借自己的创作特色长时间内轰动了越南文坛,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引导越南不少当代作家走向民主、自由、开放的创作道路,为新时期越南文学的革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分别陈述中越两国的文学与文化交流领域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指出传播与接受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向和误区。通过对各种问题做的评价与剖析,在确定好导致这些偏向和误区的根源之后,进一步为参与传播与接受过程各方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案。这是需要管理部门、译者队伍、读者群众等人群共同努力,携手完成的任务。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如果做到全面扩大传播对象、严格把关译作质量、尽量提高阅读品位等要求,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定能换上全新的面貌。
  结语部分对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作概括和总结,通过列举论文所做到的内容项目,指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是个持续着的历史进程。因此,本选题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有着持久的价值,值得中越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伴随着“ABCD+5G”技术生态的逐渐完善,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场景深刻交互,“金融为民、科技向善”效应凸显,金融包容依托“ABCD+5G”技术生态再次起飞,向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科技赋能和金融赋能。同时,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主义的抬头,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略显乏力,而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0年的47.4%急速上涨至201
学位
互联网金融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模式。自21世纪互联网金融从国外引入中国后便快速发展起来,经过几年的发展与完善,其市场规模和影响力都在不断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创新发展也对商业银行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商业银行面临着资金成本上升、存贷利差收窄和中介地位弱化等挑战,其盈利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积极寻求业务模式的变革,其风险承担必定受到影响。在
学位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三农”工作的立足点与关键点是农民收入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农民收入得到稳步提升。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问题,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对利润较为集中的二三产业关注较少,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动力受限。近年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下简称农村三产融合)为我国“三农”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转型越来越显得掣肘,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我国社会的整体提升,还关系到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因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产生的触目惊心的案例使政府和学界越来越意识到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在实践和理论上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产生一些效果。在理论界,虽然废除户籍制度上观点比较一致,但是在如何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上却
学位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十分沉重,为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成为了新的就业途径。为此,高校逐步开展了为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就业能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缓慢,成效不佳,尤其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增强自主创业的能力上还显得力量单薄。这与高校创业教育缺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撑作用,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到创业教
学位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快速普及和发展,先进的通讯科技把人类社会带入高速信息传播时代。互联网深刻嵌入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成为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主要途径。网络中不同背景的文化思潮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复杂的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应用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社会下的新形态,也是高校思
学位
本论文以苏童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主题内容、叙事策略、文体形式三个方面分析探讨苏童写作的问题,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苏童小说在主题内容方面的特征。认为,苏童的小说作品在主题内容上具有一种单向度叙事倾向,具体表现为少年故事中无望的青春成长、女性悲剧里被定义与被放大的个性特质以及人性挖掘中的避“善”扬“恶”。少年叙事中成长的意义被搁置,女性书写凸显女性自身的问题却流露出一种男性中心意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