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苏童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主题内容、叙事策略、文体形式三个方面分析探讨苏童写作的问题,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苏童小说在主题内容方面的特征。认为,苏童的小说作品在主题内容上具有一种单向度叙事倾向,具体表现为少年故事中无望的青春成长、女性悲剧里被定义与被放大的个性特质以及人性挖掘中的避“善”扬“恶”。少年叙事中成长的意义被搁置,女性书写凸显女性自身的问题却流露出一种男性中心意识,对幽暗人性的极致表现变成人性的一元论。
第二部分分析苏童小说的叙事特征及问题。重复作为苏童小说一个重要特征,有时是作者有意使用的一种叙事策略,既出现在单一文本中,又出现在多文本之间,话语、主题、人物、背景以及情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复;有时暴露出某种问题,即作者对童年执着的回忆式书写与想象,对自我成长经验的迷恋,导致其叙事资源的匮乏,进而无力把握当下;本文认为,童年时代的精神创伤带来的难以克服的创作心理障碍也是一代作家的写作困境。
第三部分探究苏童小说的文体问题。苏童长篇小说的“自然长度”有限,更擅长或更热衷于小长篇创作。“小气”的长篇格局限制作品容量,削弱了传统长篇小说应具备的厚重感;有限的篇幅与思想势必造成“轻”与“重”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无法承受之轻”限制着作品批判现实的力度以及思索“中国问题”的深度。
本文认为,苏童小说创作中的问题,既与创作者的心态、思维方式、创作习惯有关,也与受众心理、读者需求、市场流行的压力有关。苏童身为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中的一员,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先锋作家代表之一,其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有普遍性的,而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审视当代小说创作在时代变更中出现的问题,对当下的文学书写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第一部分阐述苏童小说在主题内容方面的特征。认为,苏童的小说作品在主题内容上具有一种单向度叙事倾向,具体表现为少年故事中无望的青春成长、女性悲剧里被定义与被放大的个性特质以及人性挖掘中的避“善”扬“恶”。少年叙事中成长的意义被搁置,女性书写凸显女性自身的问题却流露出一种男性中心意识,对幽暗人性的极致表现变成人性的一元论。
第二部分分析苏童小说的叙事特征及问题。重复作为苏童小说一个重要特征,有时是作者有意使用的一种叙事策略,既出现在单一文本中,又出现在多文本之间,话语、主题、人物、背景以及情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复;有时暴露出某种问题,即作者对童年执着的回忆式书写与想象,对自我成长经验的迷恋,导致其叙事资源的匮乏,进而无力把握当下;本文认为,童年时代的精神创伤带来的难以克服的创作心理障碍也是一代作家的写作困境。
第三部分探究苏童小说的文体问题。苏童长篇小说的“自然长度”有限,更擅长或更热衷于小长篇创作。“小气”的长篇格局限制作品容量,削弱了传统长篇小说应具备的厚重感;有限的篇幅与思想势必造成“轻”与“重”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无法承受之轻”限制着作品批判现实的力度以及思索“中国问题”的深度。
本文认为,苏童小说创作中的问题,既与创作者的心态、思维方式、创作习惯有关,也与受众心理、读者需求、市场流行的压力有关。苏童身为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中的一员,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先锋作家代表之一,其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有普遍性的,而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审视当代小说创作在时代变更中出现的问题,对当下的文学书写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