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该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性质的最好体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我们会发现有关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教学在该学习任务群提出之前就已经开展,但是教学的效果并不是令人很满意。因此,结合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新课标对该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相关要求,重新思考如何提高“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便成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在整体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表明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方法,并且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第二部分即正文,主要阐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相关理论、教学现状调查以及问题分析、教学建议。第三部分即结语,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了小结,并思考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深入的地方。其中正文部分的三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是总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相关情况。首先,关于“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包括“学习任务群”的内涵、教学与评价建议。其次,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具体包括实用性文本的涵义、“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涵义及“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与其他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最后,从相关的学习理论当中寻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理论依据。第二章主要是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及问题分析。首先,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形式了解高中生和高中语文教师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认识掌握情况以及教学相关情况。其次,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未以培养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没有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能力;二是缺乏“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三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并未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四是教学资料的来源较局限于教材;五是教学评价的方法不合理等。最后,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以便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三章则是本文的重点,即“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建议。根据第一章有关“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相关理论阐述以及第二章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向一线的语文教师提出五大方面的建议。第一,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能力。具体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二,丰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体可从学习“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相关理论知识与积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相关的实践经验两方面着手。第三,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有任务意识,要科学合理地布置任务,要注重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第四,课内外结合,拓宽教学资料来源渠道。具体需要明确好教材的定位,合理使用教材,同时还要适当引入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料。第五,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注重在语文学习情境中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