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本土元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ck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是我国重大而深远的决策。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复杂性,国家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法规,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众多难题,就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而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凸显出很多问题。   本文针对的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育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脱节这一主要问题,以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为案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本土元素问题。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育与实践更好地相结合,满足学生、教师和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丰富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推行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本研究主要应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几种方法相互交叉、综合使用。   本文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多元文化教育理论、STS教育理论以及少数民族中学生认知特点为理论基础,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从理论的层面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本土元素的可行性、必要性与教育使命。得出:第一,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决定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本土元素是必要的;第二,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课程资源是物理教学中渗透本土元素的可行性保证;第三,民族文化传承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殊使命。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结合彝族传统生产工具、站河乡几叉拉煤矿厂和传统节日火把节设计了四个课堂教学案例和一个课外活动案例,并选取了一个案例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站河中学进行实践研究。初步得出: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的潜在教学资源是丰富可用的;第二,引入本土元素的物理教学为少数民族地区物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第三,少数民族地区物理教学中引入本土元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参与性。综上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本土元素是可行且必要的。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跟着出现的病种也越来越多。这些大都是一种慢性病和“文明病”或者在长期生活过程中人们忽视
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玻璃衬底上生长了掺磷的p型ZnO薄膜.实验采用二乙基锌作为锌源,高纯氧气和五氧化二磷粉末分别作为氧源及磷掺杂源.实验表明生长温度为400~450
期刊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论述了废旧家具回收再利用的现状,循环利用技术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发展迅速,随着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的数据、设备以及课程都越来越多,为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难题.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在功能上根据前期的需求调研主要设计了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用电解萃取和夹杂物定量统计分析工具,对国产和进口Ni36的夹杂物情况进行研究.为更好地表征夹杂物,得出更具统计性的结果,同时降低试验时间,采用两套不同的参数设置来分别研
广西梧州供电局生产党支部用票决制取代了原来的举手表决方式。这是《生产党支部发展党员票决制实施办法(试行)》制定后的首次实施。该办法适用于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