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共治:开放型社区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echa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的社会自治是社会治理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一体之两翼。当前中国基层社会呈现出多重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政府应对乏力,社会一些领域和基层社区一定程度的社会自治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关注的是基层社区的社会自治。案例社区是曾厝垵社区下辖8个自然村中的曾厝垵社(又称“文创村”),正处于相对封闭的农村社区向开放的城市社区转变的过程中。梳理以往的研究脉络发现,在实证层面,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相对封闭的农村社区向开放的城市社区转换,其自治必然要突破原有的框架,向新的治理形式嬗变。但以往的探索和研究重视外来人口管理,忽视治理理念下外来人口作为社区主体的参与。在理论层面,治理理论视域下的“协商治理”、“合作治理”等治理形式的讨论越来越多,但缺乏实证和应用层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面对社区的开放性格局,文创村居民如何进行治理探索,社区居民自治在这里的实现形式是什么。本文历时性地展示了曾厝垵文创村自治探索的全过程。文创村在遭遇发展瓶颈的时候,适逢“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开展的机遇,由此展开了一场富有成效的自治探索。其过程为开放型社区的自治探索提供了“曾厝垵路径”——“自治需求→分别成立代表着本地人和外来人员的业主协会和文创会→政府引导成立公共议事理事会→‘协商共治体系’成功搭建”。基于对文创村“协商共治”体系形塑过程的分析,笔者尝试厘清文创村自治上路的逻辑,即村民和经营者的共同诉求和双方均衡的实力共同形成了其自治探索的内部“推力”,政府“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开展对其自治努力的引导提供了外部的“拉力”,政民意图借助自治过程中“推力”和“拉力”的一推一拉实现有效契合。由此,文创村的自治探索在政府适时引导的“天时”,亟待治理需求的“地利”和村民和经营者自治努力的“人和”的共同作用下,构建起“协商共治”体系,有效开展自治活动。其自治的有效性在公议会的组建过程中、自治公约的制定过程中、在每一次的纠纷调解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其他文献
<正>1建峰村基本情况概况建峰村位于中益乡东北部,和大风堡景区遥遥相望,是大风堡原始深林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幅员2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481.927亩,其中水田538.707亩,旱地1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准公共品性质。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准公共品性质的研究脉络,进而从经济学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
供应链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战略和运营模式,注重整体价值增值过程,已经在商业和制造业中应用比较成熟,也给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把其应用于建设领域,
静电纺丝作为一项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新技术,其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从而使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在水体有害物质过滤及吸附方面有着极
<正>"十三五"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是比较重要的阶段,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从"十三五"开始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有很多的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进入中高速。
用互补经济学观点审视企业行为陈建国互补经济学是正在成长中的新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传统市场理论把“人都是自私的”作为立论的基本假设,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生存竞争
<正> 一 高中地理课程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年来,我国高中地理课程很不稳定,时兴时废,变化曲折。50年代初期,中学教学计划中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沿袭传统办法:高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专业化分工更趋精细,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中国当前也面临着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经济转型,更需要一大批接受职业教育的技术人才
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对其特点及使用性
<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各项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的今天,信访信闹不信法、中国式过马路、司法腐败、公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等现象屡见不鲜,法不责众的观念依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