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针灸干预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的功能、纤维化程度及对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其对各指标的影响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研究针刺与艾灸干预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着重从针刺与艾灸干预对肝细胞功能的保护,抗氧化应激水平,调节肝细胞炎性因子以及减轻酒精肝损伤后出现的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并重点研究和观察了针刺与艾灸干预对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来探讨针刺与艾灸干预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保护肝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72只,SPF级,雄性,体重180~210g,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并给予SPF级鼠粮,其余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每组12只,采用白酒混合液灌胃配合高脂饲料饮食(56d),其中“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分别给予穴位针刺和艾灸干预,在最后一次针灸干预后,剔除针刺和艾灸干预操作过程中引起局部血肿、烫伤以及解剖后胃肠穿孔的大鼠,并取血,分离血清,并取肝脏。考察针刺干预与艾灸干预对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以及不同腧穴配伍下针刺干预与艾灸干预的效果。微板法(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酶AST、ALT的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HA、LN、Hyp以及肝组织中PCⅢ、Ⅳ-C、SOD、MDA、TGF-β1、TIMP-1的含量。采用伊红染色法制备肝脏切片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的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的表达,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Wnt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羟脯氨酸(Hyp)含量增加明显(P<0.01)。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强胃健脾”针刺与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与艾灸干预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羟脯氨酸(Hyp)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用HE染色观察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学特征,视野下肝细胞清晰可见,且无变性和坏死现象,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坏死等现象,并出现严重的肝组织结构破坏和肝索排列紊乱,在肝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可见炎细胞浸润,并看到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且延伸至小叶内形成假小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强胃健脾”针刺与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与艾灸干预组大鼠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水肿、坏死程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并且“强胃健脾”针刺干预和“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分别好于“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和“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2通过实验大鼠肝脏Masson染色观察可见,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未见明显胶原沉积于肝门管区内。而模型对照组大鼠有大量明显增生的纤维组织和胶原沉积于肝门管区、中央静脉和肝实质中,继而生成假小叶,不同程度的形成了肝损伤和肝纤维化。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胶原沉积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并且“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胶原沉积也分别较轻于“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和“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3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明显上升(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能够显著降低肝组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P<0.05或P<0.01),提高肝组织SOD含量(P<0.01)。4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的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Wnt蛋白(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强胃健脾”针刺干预组、“强胃健脾”艾灸干预组、“柔肝养血”针刺干预组、“柔肝养血”艾灸干预组能够明显降低肝组织Wnt蛋白(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量(P<0.05或P<0.01)。结论1针刺与艾灸干预能有效的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的AST、ALT含量,达到保护肝脏功能的目的。2针灸与艾灸干预可能通过调控肝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实现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3针刺与艾灸干预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实现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4针刺与艾灸干预可能通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来降低肝组织中Wnt,β-catenin,MMP-7的蛋白表达,实现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和细胞的保护作用。5“强胃健脾”和“柔肝养血”针刺与艾灸干预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均有保护作用,且“强胃健脾”针刺与艾灸干预组保护作用优于“柔肝养血”针刺与艾灸干预组,提示“强胃健脾”可能更符合早中期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