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可育株总水溶性差异蛋白质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hanyo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改进的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技术,从发育遗传学的角度,对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可育株的不同器官及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相关的蛋白产物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如下: (1)利用育性恢复基因(Rf3)的近等基因系1031-1与S-165本身和1031-1与S-165之间的正交与反交,创建了四个实验品系;除育性恢复基因的座位不同外,这四个品系核遗传背景十分相似,可以排除其他基因的干扰。从发育遗传学的角度研究四个实验品系不同器官(幼穗及旗叶组织)在相同发育阶段(减数分裂时期和减数分裂后单核-双核时期)在T型细胞质与B型细胞质背景下,Rf3或rf3基因产物决定的相关蛋白质组分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的比较,初步确定与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产生过程相关表达的蛋白质。 (2)在各实验品系的幼穗之间蛋白质表达存在差异。从幼穗中分离出减数分裂阶段与雄性不育相关的蛋白质112.621 kD、104.588kD、98.305kD(a)、98.305kD(b)、88.245kD、60.573、kD、59.561kD、54.132kD、44.727kD、36.400kD、28.97kD、25.506 kD:以及与维持育性相关的蛋白质:45.140 kD、38.226kD、35.851 kD、36.630 kD、33.095 kD、30.364kD;在减数分裂后单核-双核时期分离出了与雄性不育相关的蛋白质:95.215kD、83.396 kD;与育性维持相关的蛋白质:42,402kD及39.180kD。预示着导致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过程发生的个体发育基因表达调控应该主要是在减数分裂或减数分裂前阶段而不是减数分裂后单核时期,即与育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明显地具有个体发育特异时间次序。 (3)通过对旗叶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发现4个品系(不育品系、1031-1、S-165、反交品系)在减数分裂时期和单核-双核时期凝胶上有相同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没有穗中与不育及育性恢复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从蛋白质水平上证实了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表达具有器官特异性特征。 (4)经多次重复建立了适合小麦幼穗与旗叶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方法。特别是改进了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的双胺银染方法,其灵敏度高、背景影响接近于零;并对双胺银染方法机理进行分析。 (5)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前人的经验,充分考虑个体发育遗传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利用大量稳定表达的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和在个体发育的特定阶段特异性大量稳定表达的蛋白作为天然分子量标记,分别确定了7个在幼穗及旗叶减数分裂和减数分裂后单核-双核均能稳定表达蛋白质的分子量,并且绘制了这些表达蛋白的凝胶图谱。在前人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论文一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推算出更精确的蛋白质分子量的实用计算公式。并确定其中两个常数的数值,P-6.5057D13.099。
其他文献
债务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而产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是当前农牧区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也是即刻要去解决的问题。针对牧区债务面扩大、债务额度增多的现象,本文以
指出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每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具有差异性,工程的建设路径会不同,人们不仅应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而且需注重结合科学技术,保障经
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岩爆岩石断口微观形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微观角度探索岩爆产生的机理。通过对平顶山十二矿岩爆现场取样对其断口形貌特征与地应力和岩石成分之间关系进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所树轮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对亚洲气候动力学树轮重建5年计划的研究已进入第3年,该项目研究的范围涉及整个亚洲以及受季风影响的从西伯利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为探讨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动态,采取前瞻性定群研究方法,对65000人口样本中的精神分裂症发病动态进行为期五年的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五年的逐年发病率分别为0.14‰、0
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其茎叶和子实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高。紫花苜蓿根系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起到保持水土
与大多数作物一样,由于受高度集约化和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影响,栽培小麦遗传基础日益狭窄。小麦遗传背景单一,不仅限制了其在产量和品质上的进一步改良,而且使品种抗生物和非生物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