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上市公司中无形资产规模及其构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在国外进行的较多,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却很少。本文首先从无形资产的概念出发,指出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分析了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关系。然后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接着深入到无形资产的“内部”,在混合行业和分行业两种情况下分别检验了无形资产规模、无形资产构成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混合行业无形资产规模与企业价值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发现无形资产构成中土地使用权和其他权利类与主营业务利润率相关性显著。但分行业后无形资产规模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显著水平下降,并且发现无形资产构成中,制造业、信息技术业、社会服务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中,技术性无形资产与主营业务利润率相关性显著,除这些行业外,技术性无形资产并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土地使用权、其他权利类与主营业务利润率相关性显著。从市场的反映来看,资本市场对无形资产做出显著的正向价格反应,在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传播与文化产业中,土地使用权不仅无助于提高当期股价,相反会导致股价的下跌,但除这些行业以外土地使用权的增加能够显著的提高股价;技术性无形资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传播与文化产业中,在除这些行业以外的行业中并不明显;对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的公司来说,市场上认同的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包括技术性无形资产、商标和其他无形资产,而对除此以外的行业的公司来说,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和特许使用权。笔者得出结论,不同无形资产对不同行业的公司价值存在差异,对无形资产的研究需要关注不同无形资产和不同行业公司之间的作用机理,否则可能得出不恰当的结论。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议,并指出了研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