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性子空间分类的人脸识别应用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x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快速有效的身份识别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相比其他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声音和掌纹等,人脸具有直接、友好、不具侵犯性的优点,同时也有很强的自身稳定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因此人脸识别技术成为身份鉴别的研究热点,并且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人脸识别技术发展至今,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很多商业公司都依托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多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做出了一批人脸识别的产品并应用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各个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和设计一个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并将其应用于考勤管理。一般人脸识别过程可以分为3个步骤:人脸检测及规一化、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本文在人脸检测阶段先使用了Viola-Jones检测器进行快速人脸检测,然后用主动形状模型方法(ASM)分割出人脸区域。考虑到光照对人脸特征提取的影响,本文使用伽玛校正、高斯差分滤波和对比度均衡化的处理来减少恶劣光照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在特征提取阶段,首先对规范化的人脸图像进行5个尺度、8个方向的Gabor滤波,然后对得到的幅值图利用局部二值模式(LBP)编码,用这些模式区域形成的直方图序列描述人脸。最后在特征匹配阶段,对特征向量做相似度测量后进行匹配识别。本文对基于线性子空间的人脸分类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其中包括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和线性判别分析方法(LDA),比较了这两种子空间方法的利弊。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对局部图像的变形非常敏感,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图像分块的线性判别方法,通过在适当的尺寸下对图像分块,可以提高算法对人脸图像局部形变的鲁棒性。本文选择先使用PCA降维,然后用分块LDA对表示成向量形式的直方图序列进行分类。论文最后对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进行了整体调试,在ORL、YALE和FERET人脸库上进行了人脸分类测试,首选识别率达到了97%。同时采集了本人所在实验室的成员人脸图像做考勤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本文实现的系统性能可以满足考勤管理的需求。
其他文献
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单个硅晶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不断增长,多核处理器成为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随着多核处理器核心数目的不断增加,继而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的核间通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当今备受国际关注的前沿研究领域。它综合了传感器、嵌入式、分布式信息计算以及无线网络通信等技术,是一种新的获取信息的方法。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
为了获得针对小麦全蚀病的优质生防资源,本研究以全蚀病菌GYY4-4为病原真菌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从155株细菌中筛选出FY1,KY1,KY2,LDJ11等4株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拮抗菌株,他们的拮抗
材料的宏观性能取决于其内部结构,其中纳米金属颗粒的微结构变化对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随着位错理论的不断发展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各种附件
在将近二十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分析发现,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阅读能力也强,英语成绩差的学生读不懂英语文章,只幻想着能通过语法来学好英语,这是极其错误的
光学防伪是指利用光波的基本原理如光的反射、透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双折射以及现代光学如全息术、信息处理、莫尔技术、散斑、光变图像、亚波长、纳米技术等发展起
鸡γ干扰素(ChIFN-γ)是一类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广谱抗病毒、抗细菌、抗寄生虫等作用的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Th细胞和NK细胞所产生一种Ⅱ型干扰素。实验室前期在烟草植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传递、工作效率的要求。这种现状迫使信息管理方法向与现代网络技术
电喷雾萃取电离是一种可以在无需样品预处理条件下对复杂基体样品进行质谱直接分析的离子化技术,在进行EESI实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通常根据样品中待测物的物化特性对
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导电性、特殊的量子特性及独特的机械性质等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具有准二维层状结构的纳米材料,其表面带有羧基等丰富的含氧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