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期通航水流数模分析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uxiaoshen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航河流上修建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时,为了航运畅通,往往需采用分段围堰、分期建筑的施工组织形式实施施工;在通航建筑物发挥作用前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通常利用缩窄河道泄流与通航,不仅如此,船舶航行线路也随施工围堰变化而变动。在施工期间受到围堰等临时工程建筑物的制约,绕流、漩涡和剪刀流等复杂水流现象频发,通航条件恶劣,船舶安全问题突出。为确保航运安全,有必要认真研究分析施工期水流运动规律与变化特点,优化围堰布置与河道整治,改善通航条件,提升满足安船舶安全航运的最高通航流量。为此本文依托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坝下水位治理工程,重点针对通航建筑物完工前的二期导流围堰布置和临时航道的治理,依据流体力学原理、水流运动变换特征以及施工河段的河势走向与河床特点,提出了平整河底、降低床面高程、缓和平顺联接纵向河底以及缩短纵向围堰上游端长度、弧线型联接纵横围堰等一系列工程优化措施,改善施工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主要从河道水位、水面比降、最大流速等水流特征,对导流围堰布置的优化作用和临时航道治理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与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上述优化与治理后的施工河段在施工导流二期的安全通航最高流量由优化前的Q=1686m3/s提升到Q=3934m3/s,解决了工程坝上约9.0km的水口枢纽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由于河道下切水位过低、电站下泄流量Q≥2344m3/s时的水位才能满足船舶进出引航道安全过闸与施工河段的流量Q≤1686m3/s时的流速指标才能满足通航的悖离现象,使得水口电站下泄流量2344m3/s≤Q≤3934m3/s时,即能满足船闸引航道船舶最小安全吃水要求,又能保证船舶顺利通过缩窄河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施工期通航。本文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水口坝下水位治理工程施工期通航,而且对类似工程施工期通航均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中药、蒙药等天然药物因为多成分、多靶点、多重作用机制等特点正适合于机体代谢病症的预防与治疗。而糖尿病正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所以,研究中蒙药等天然药物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和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内蒙古,沙蓬资源丰富,又有民间用沙蓬缓解糖尿病症状,疗效显著,但是,沙蓬中降血糖作用等不明确,所以沙蓬的临床应用及开发受到限制,所以选择沙蓬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降糖作用,为临床研究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