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轨道交通与地价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h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大城市都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导致我国城市土地的资源越来越紧张,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有效缓解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出现的交通压力,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便应运而生了。一方面,与常规交通方式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能大、距离长、污染少、速度快、安全准点等优点;另一方面,土地价格作为土地市场的核心,在有效运行土地市场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轨道交通与地价的定量关系,对有效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土地管理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有很重要的作用。  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空间句法应用、轨道交通对地价的影响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价格影响的机理,即改善道路通达性、改变土地利用性质、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和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交通成本模型的理论假设,即市民出行所需的交通成本越低,土地价格越高。  第二部分,以重庆市为例,将空间句法的分析工具Axwoman集成在ArcView GIS3.3中,计算出轨道交通的形态分析变量并输入路线价,在导出路线价同各变量的关系图之后,将储存了各变量的表导入SPSS19.0,并建立起路线价同轨道交通的多元线性方程:路线价=0.421×Control+0.335×Integration-0.238。  第三部分,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重庆市轨道交通的连接值、局部集成度、平均深度值和总体深度值对地价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而控制值和整体集成度与周边地价(路线价)成正相关,且控制值对地价的影响比集成度更显著。从局部(三步)范围来看,轨道交通对周边地价的影响主要是控制值,应通过增加轨道的控制值来提升地价,在轨道建设过程中应多设立站点,聚集大量人流,促进开发商在沿线土地进行开发,减少出行的交通成本(主要指身体疲劳和精神心理压力的效果作用等);从整体来看,应考虑通过增加控制值和整体集成度值来提升地价,多修建距离长、跨度大的轨道线路,增强边缘区同市中心的有机联系,减少出行的交通成本(时间、距离成本),杜绝在主城范围内出现“城市”和“农村”两种城市现象。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二、三产业的兴起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快速推进,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转向了城镇,这一现象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抛荒严重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是确保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途径,是规范执法权力运行的必要环节,是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力手段。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电子政务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提高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程度,克服传统监督存在的漏监、虚监、弱监等弊端,是全面依法治国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与训练,涉及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教学环境、设施的建立、教师综合的职业能力、以及办学模式等等诸方面因素。
在医院管理体系内,人力资源管理占据着十分关键的位置。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其往往对医院的形象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尤其在医疗服务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公立医院必须对自身有一个精
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要,但是民营化后的公共事业的公益属性与追求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市场失灵,这不仅不利于公共事业本身的发展,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