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策研究——以兴化市为例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j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二、三产业的兴起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快速推进,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转向了城镇,这一现象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抛荒严重、农村社会问题增多等一系列矛盾的出现。在2013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加快建设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种模式,既可以稳定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实现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将有效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这一困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难题。  江苏省兴化市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自从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就开始积极探索家庭农场的发展道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实际经营效果来看仍有许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兴化市在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的发展现状,对阻碍兴化市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熟案例,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分析得出该市在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存在如宣传力度较弱、土地流转困难、资金扶持不足、财政奖补力度不大、农场经营者综合素质偏低等制约因素,最后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给予专门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兴化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全国同类地区在家庭农场发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十八大以后,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深化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是实现国家
《新华文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文化产物,也是国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二次学术文献之一。它以刊载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资料及当今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精品和前沿成果为主,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