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甲基化是介导植物发生转录水平基因沉默(TGS)的一种重要方式。已有报道表明,一些病原菌的侵染影响寄主植物DNA甲基化水平和状态。作为直接进入寄主细胞的致病相关蛋白,病原菌III型效应子很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便捷的实验体系对此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对植物病毒载体和植物病毒学实验体系在这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尝试。16c-TGS本氏烟含一个由35S启动子驱动的GFP基因,但由于35S启动子的甲基化,GFP发生了TGS。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全球范围内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植物病原细菌之一。本文将青枯菌效应子rip-6、rip-21、rip-22、rip-35和rip72构建于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载体,获得PVX-rip-6,PVXrip-21,PVX-rip-22,PVX-rip-35和PVX-rip72。以5个重组病毒分别侵染16c-TGS本氏烟,7天后在手提紫外灯照射下观察绿色荧光,并通过荧光定量RT-PCR检测GFP基因的积累水平,通过重亚硫酸盐测序检测感染植株35S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发现感染PVX-rip72的16c-TGS本氏烟在顶部叶片出现绿色荧光,表现出较高的GFP积累水平,同时35S启动子区域CHH甲基化位点减少了近30%。作为一类DNA病毒,begomovirus的侵染效率受DNA甲基化介导的TGS的限制。已有研究表明,begomovirus卫星分子编码的βC1通过抑制DNA甲基化介导的TGS促进病毒的侵染。为进一步验证rip72对DNA甲基化介导的TGS的抑制活性,本文以rip72分别替换了中国黄花捻黄花叶病毒(Sida yellow mosaic China virus,Si YMCNV)和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 Mu V)两种begomovirus的卫星分子的βC1,以重组卫星分子分别与Si YMCNV和CLCu Mu V一起接种本氏烟,然后观察症状并利用Southern-blot分时间点检测病毒积累。结果表明rip72能取代βC1的功能:同时接种病毒和重组卫星分子的植株与同时接种病毒与野生型卫星分子的植株一样,比单独接种Si YMCNV和CLCu Mu V的植株症状更为严重,病毒积累量也更高。作为对照,我们以GFP替换了Si YMCNV和CLCu Mu V卫星分子的βC1,结果表明,GFP不能取代βC1的功能。因为目前还不清楚青枯菌与寄主DNA甲基化途径的具体关系,rip72的TGS抑制活性在青枯菌侵染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过,本文初步表明,可以利用植物病毒学上已有的实验体系筛选对DNA甲基化介导的TGS有抑制活性的植物病原菌效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