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应用解剖学和修复的手术学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aiyou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形成的机制和手术治疗方法,我们对鼻翼软骨、鼻肌和降鼻中隔肌进行了细致的解剖、病理解剖和组织学观察,发现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后引起的继发鼻畸形,存在患侧鼻肌移位和降鼻中隔肌缺损。通过分析其对鼻翼软骨畸形的影响,系统地解释了唇裂鼻畸形和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典型临床症状,在此基础上,设计使用了一组继发鼻畸形解剖学修复的手术方法。 本文对40例正常成人尸体鼻标本,鼻翼软骨及周边结构进行解剖、组织学观察,经与30例(大于14岁)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患者术中病理解剖观察结果的比较发现:1.患侧鼻翼软骨内侧脚后退;穹窿和外侧脚后退、外展;鼻翼软骨整体向外、下旋转;2.鼻翼软骨与邻近皮肤、软骨、骨存在6种解剖连接关系,其差异是唇裂鼻畸形复杂形态变化的解剖基础;3.上颌骨裂梨状孔缘外展、后退直接作用鼻翼软骨出现相应症状,不是鼻畸形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本文还对33例正常成人尸体鼻标本,鼻肌、降鼻中隔肌及口轮匝肌上部纤维进行了解剖、组织学观察,经与30例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后继发鼻畸形患者术中所见进行比较证实:1.裂侧降鼻中隔肌缺损,健侧同名肌肉表现为作用增强,引起鼻中线结构移位和畸形;2.裂侧鼻肌翼部和横部起点位置异常;3.裂侧鼻肌翼部可能是患侧鼻翼软骨旋转、移位及后退的最重要因素;4.鼻畸形肌肉缺损、移位与鼻翼软骨畸形及典型临床症状间存在对应关系。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创建了一种新的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解剖学修复的手术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1.采用暴露鼻端的外部横鼻小柱切口和患侧前庭切口做为手术进路;2.通过悬吊或推进将患侧鼻翼软骨做整体旋转复位;3.对鼻肌起点复合体行解剖学复位;4.对健侧降鼻中隔肌止点肌腱进行处理,解除其对鼻中隔软骨的不对称牵拉;5.利用口轮匝肌上部纤维抬高患侧鼻翼脚,重建鼻孔基底。从1993年3月到1995年3月,本手术方法经51例患者临床应用,近期效果满意。 本研究认为,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形成机制即有组织缺损,也有组织移位,只有设计、使用符合解剖学特点的手术修复方法,做到解剖学修复,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宋代重教重文,教师群体数量庞大。其间既有享受官家俸禄的官学教师,也有开门办学的私学教师。教师职业是宋代读书人的立命之术、退守之地、进身之阶。在此职业群体中,教师的
研究背景:青光眼作为一种眼科常见病,已成为导致人类失明的主要眼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眼压升高使得视神经损害。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很难控制眼压,因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便成为了
研究背景我国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发病地区多集中于南方沿海城市,发病特点具有种族易感性,家族遗传以及明显的地区聚集发病性。NPC发病因素复杂,属于多基
目的:探讨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手术的观察组和行传统复位固
青光眼是一组由于眼内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的疾病。以往,一般以视野和杯—盘比值的检查反映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程度。视野缺损常是不可逆的。当出现视野缺损时,青光眼已发展到
针对建筑材料质量监管出现的问题,提出采用“主动”、“联动”和“互动”(即“三动管控”)的模式合理引导建材生产、检测和选用,从而保证建筑主材的可靠度。实践证明,“三动管控”
目的 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是白内障摘除术后影响视力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虽经多年不懈努力研究,至今尚未解决。术后2~5年成人发生率高达50%,儿童更是高达100%,目前尚无有效
第一章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其生长、分化规律。方法:取初生3-5天SD大鼠,在无菌环境下撕取
基于B2C跨境电子商务,对其物流的服务评价与决策模型构建进行了研究,并且与B2C跨境电子商品相关物流配送服务特征等结合比较,以SERVQUAL理论为研究背景,对物流服务构建客户满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极端的股票交易量往往包含股票的价格信息,本文通过中国沪深A股股票市场进行验证,对股票在经历过极端的股票交易量即高交易量和低交易量后股票收益率进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