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南民俗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5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岁月长河的积淀中,56个民族创造了丰富的、灿烂多彩的民俗文化。民俗体育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反映了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相关特征,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来袭,本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晋南民俗体育作为民俗体育的一部分,尽管包括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同样处在这样的困境之中。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晋南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并提出发展对策,旨在推动晋南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在体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对晋南民俗体育的现状展开调查,旨在找出晋南民俗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对策,具体研究思路如下:首先,笔者在绪言里阐述了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对民俗体育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界定了民俗、民俗体育、晋南民俗体育的概念,并确定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主要阐述了晋南民俗体育产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界定了晋南地区的区域范围,并介绍了晋南地区民俗体育项目的分布概况。此外,本文还对晋南民俗体育文化进行了剖析,分析了晋南民俗体育所具有的地域性、历史传承性、娱乐观赏性、项目丰富多样性、变异性、依附性等文化特征;揭示了晋南民俗体育的社会价值: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发展娱乐健身的价值、推动经济发展的价值、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等。第三,将晋南民俗体育项目按照起源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民俗节庆类、生产生活类、娱乐游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四类。此外,本文根据各县志,对晋南民俗体育4类项目中分布区域比较广的项目进行了分析与统计。第四,对晋南民俗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被调查人口的基本结构;职业、文化程度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年龄与认知路径的关系;晋南民俗体育活动的组织情况;晋南民众在了解程度、重要程度、喜爱程度、行为意愿四个层面上对民俗体育的认知态度;晋南地区群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概况。晋南民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动机依次为:愉悦身心、增添个人爱好、丰富生活、传承文化、加强人际间交往沟通、增加收入、其他。调查表明,晋南民众认为阻碍民俗体育发展的因素依次是传承人老龄化、项目后继无人;政府支持、宣传力度不够;民众认知度低;民俗体育项目表现形式缺乏创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最后,根据调查现状,本文提出了晋南民俗体育存在的问题:晋南民俗体育原生态生存环境的改变;城镇化过程中晋南民俗体育传承日渐式微;政府支持、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民俗体育发展日趋功利化、商业化;民俗体育的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此外,本文提出了晋南民俗体育的今后的发展对策: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民俗体育基础环境;注重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新的旅游文化;发挥学校教育作用,让民俗体育融入体育课堂;加快国家法制建设,完善民俗体育管理制度;找寻易于推广的民俗体育项目,融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等。
其他文献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传入我国并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部“三级课程,三级管理”制度的确立,学校在课程开发中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