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传入我国并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育部“三级课程,三级管理”制度的确立,学校在课程开发中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使校本课程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化极大地丰富了校本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嘻哈文化作为一种全球性青少年流行文化,从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大陆至今,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已经根植于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生活和学习中,并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以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合理对待嘻哈文化为切入点,探究如何合理利用嘻哈文化这一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既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教育学界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的正文主要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嘻哈文化与校本课程资源定义的界定。主要介绍:嘻哈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特征、宗旨和中国化以及校本课程资源的相关定义的界定。 第二部分:嘻哈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适用性。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从社会、青少年和学校三个方面论证嘻哈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必要性;第二,从嘻哈文化的价值、宗旨、元素、主体和载体等方面论证嘻哈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可能性;第三,从学校所属的经济、政治的地缘位置和学校类型两方面分析嘻哈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适用范围。 第三部分:嘻哈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策略。主要阐释:嘻哈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宗旨、主体、内容、原则、注意的问题以及评价六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