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建筑体系的热环境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长久发展,也是推进住宅行业技术进步,改善普通人民住宅居住环境的需求。因此建筑节能结构形式的改善,新型建筑节能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使用,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节能领域深入研究的项目。CL建筑体系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研究历史,最早是石家庄晶达有限公司开发,后得到国家建设部的专项科研资金支持。CL复合剪力墙较传统的混凝土剪力墙和砌体结构墙体厚度较薄,可以增加实际使用面积,适用于各种热工设计分区的不同抗震等级的民用建筑和纵横墙较多的公共建筑。本论文主要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合理布置墙体结构单元及其边界条件和力学特性。借鉴CL墙体应用的实际工程,通过建筑物的墙体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效应,提出对结构的抗震改进方法。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有限元软件,结合CL墙体的实际受力情况,对模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选择合适的模拟单元模拟结构受力特性、边界条件和荷载分布情况,研究墙体作为建筑外墙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征,荷载加载过程中的工作性能。(2)建立CL单侧墙体受力模型和CL内外侧墙体共同受力模型,探讨在静力荷载作用下,两个墙体模型的力学性能和受力变形等特点。然后对墙体模型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模拟,得到墙体模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通过模型模拟结果对比,认为考虑内、外墙板共同受力更能够发挥CL墙体的抗震性能,对于偏压、受弯、压弯等,具有更好的表现。(3)以某公司新厂区十一层新建宿舍楼为例,建立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模型,分析在地震作用下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层间剪力、位移和角位移等。然后将结构普通混凝土剪力墙全部替换为CL复合剪力墙,分析在相同地震作用下建筑的层间位移和角位移。对比CL剪力墙结构模型分析数据和普通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验证了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区,CL剪力墙结构体系更优良的抗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