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后花岗岩岩爆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di_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爆是高应力条件下在开挖或开挖后外界扰动下围岩弹性能突然释放引起岩石弹射性破裂的地质灾害现象,是一种复杂的动力灾害。岩爆的发生可导致人员的伤亡、仪器设备的毁坏和工期的拖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利用自主研发的真三轴岩爆试验系统,以不同高温冷却后的红色粗晶花岗岩作为岩样,进行岩爆弹射破坏过程模拟物理试验。在借助高速摄像系统和声发射系统监测岩爆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高温作用后岩样的岩爆弹射过程、破坏形态特征、峰值强度、声发射特性、碎块特征以及能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高温后花岗岩试件的破坏特征随着试件所受温度变化有显著的变化规律,随着试件所受温度的升高,岩样从出现小颗粒弹射到整体弹射破坏的时间间隔逐渐减少;300℃为该类花岗岩高温后单面临空真三轴强度的阀值温度,小于等于300℃时,岩样的峰值强度变化不大,岩样脆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大于300℃时,岩样的峰值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岩样的脆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25℃~700℃高温后,在岩样压密阶段,声发射撞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大于30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岩爆发生前夕声发射撞击数显著下降的“平静期”持续时间呈增大趋势。  (2)高温后花岗岩试件的能量积聚、耗散和释放过程随试件所受的温度的变化有显著的变化规律:25℃~300℃高温后,试件峰前积累的弹性应变能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300℃~700℃高温后,试件峰前积累的弹性应变能随温度升高显著减小;25℃~300℃高温后,试件的峰前耗散能随温度升高明显减小,300℃~700℃高温后,试件的峰前耗散能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25℃~300℃高温后,试件的岩爆弹射动能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300℃~700℃高温后,试件的岩爆弹射动能随温度升高显著减小。
其他文献
本文以长白、大约克、皖白Ⅱ、皖白Ⅲ、申农1号、大申、杜申、皮申、皮杜申9个品种(品系/组合)猪的背最长肌和腰大肌为实验肉样,采用目测法、色差计法和化学法研究了4℃冰箱成熟2
井田位于向斜的西部转折带,巷道埋深560m~580m。井巷具有埋藏深度大、构造应力大、软岩分布范围广、支护条件复杂等特点。通过对煤矿大构造应力下软岩巷道破坏情况的大量调查及
漓江流域上游地处暴雨中心区域,洪水灾害频发,是广西山洪灾害多发区中较严重的流域之一。本文以漓江流域上游为研究对象,基于DEM、土地利用、土壤类型构建漓江上游数字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