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IETM中信息安全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ju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安全在智能电子交互式技术手册(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IETM)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智能IETM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在许多重要领域中,对智能IETM中的信息安全具有较高的要求。本文研究智能IETM中信息安全管理的两个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用户在权限内访问系统资源的问题,研究了访问控制技术。在IETM系统中运用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针对RBAC模型存在的局限,从授权方式、主客体粒度、权限继承三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本文用形式化的语言描述了改进的RBAC模型,设计了访问控制流程,实现了智能IETM中RBAC模型的基本管理功能。通过非法访问实验,验证了改进后的RBAC模型在IETM系统中的有效性,确保系统资源受控、合法地被访问。(2)针对数据库中数据易泄露的问题,研究了数据库加密技术。采用了二级密钥管理机制保护密钥安全,并且通过对密文追加字符串的存储方式确保密文的安全。设计并实现了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Portable Maintenance Assistant,PMA)上禁止数据库文件复制、拷贝的功能,进而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测试了数据库加密模块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主密钥更换对系统响应时间性能影响小,工作密钥更换对系统响应时间性能的影响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密文数据库中插入和读取数据对性能影响较小,达到了设计指标。(3)采用B/S模式、ASP.net框架开发了智能IETM系统,其主要有四个功能模块:浏览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故障维修辅助系统、维修训练辅助系统。对智能IETM中的信息安全管理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各个模块功能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人们尝试将该技术运用于Web,形成了Web挖掘技术,Web用户浏览模式挖掘是Web挖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Web用户浏览模式挖掘是通过对Web站点服务器日志
随着社会的发展,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设计越来越复杂,而软件的质量也越来越难以保证。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的开展测试,将各种各样的测试方法巧妙地结合起
计算几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地质建模等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本文研究了基于GPU的并行计算几何相关算法,以及相关计算几何算法在三维地质建模方面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科学、合理的开采一直被煤炭企业所重视。了解井下煤炭质量(以下简称煤质)变化趋势及煤层结构分布情况对于煤炭企业进行生产计划、开采方案等的制定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将过去孤立分散的信息集中形成信息网络体系的过程。信息化实现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从而极大提高了社会各种活动的功能和效率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成人院校,现在主要承担“远程开放教育"试点项目,配套开发的三级在线平台及各种管理系统在远程开放教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
在大数据存储研究领域中,数据存储与维护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由于数据量爆炸式增长,导致数据中心的数据规模庞大且冗余度高,不仅耗费巨大的存储空间和能耗,而且数据
人脸识别是指通过分析人脸视觉特征信息来判断人的身份的一种自动化计算技术。最近几十年,人脸识别随着计算机处理信息水平的提高而有了很快的发展,为身份识别的自动化发展提供
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能非常容易的访问大量信息,尤其是“图像”。如果我们能够分类所有的数据,这会使得访问变得更加容易和快速。这便是“计算机视觉”这个经典问题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着P2P(Peer to Peer)流媒体技术的前进,目前中国是P2P流媒体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P2P流媒体系统中节点的匿名性、自主性,节点的目标往往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