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转型的发展,城市社会发生了诸如单位制解体、流动人口增加等一系列巨大变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开始逐步由原来单一的政府权力主体向政府、市场、社会和居民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互动治理体制转变。城市基层社会原来的管理方式开始显露不足,尤其是以行政隶属关系和权力集中为特征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开始松动。解体之后的组织结构出现了很多需要基层协理的问题,然而又由于缺乏合理的承接机制,进而影响到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由此,社区的地位和功能不断得到了提升和重现。 本文以治理理论、社区场域理论、多元主义民主理论为理论工具,致力于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多元主体治理互动机制研究。文章从介绍我国社区建设和治理的历史背景展开,对我国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治理主体从一元开始走向多元,即对单一的政府行为转向政府行为、社会管理、群众参与与自治相结合的治理状况作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关系各参与主体受各自利益的驱使,产生了主体间的博弈,进而也表现出社区治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政府的越位、缺位和职能转变不到位;社区自治组织角色偏差;中介组织发育不足;民间组织发展困境及居民参与程度弱等。文章在总结各个主体互动共治成效的基础上,对各个主体的发展状况、应然角色和作用及各个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简析分析,剖析了各个主体互动过程中问题及成因。最后,讨论了相关适应城市民族社区多元主体互动共治途径,探讨了建立各个主体间科学合理的关系,真正实现民族社区多元主体互动共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