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形式,对社会民主党传统的执政纲领和价值理念构成了冲击,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民主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促使社会民主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执政方式。步入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化的巨大冲击以及苏东剧变的双重影响下,民主社会主义开始向社会民主主义转化。此次转型的核心是:意识形态色彩的逐步淡化,社会主义的核心立场由制度更替转向价值革新。具体来讲:放弃了公有制,社会化等科学社会主义色彩浓重的价值观念,强调有效率的经济,对福利国家进行改革,强调面对全球化挑战,进行全球治理。
这种转变为各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在转型的大背景下,各国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纷纷提出了“第三条道路”模式,并在各国取得了执政权,其中尤以英国在布莱尔工党政府的领导下所进行的“第三条道路”最为显著。
英国工党在经历了十数年的在野生涯后,在金诺克,史密斯和布莱尔三任领袖的改革下,在思想观念,组织体制,竞选纲领等方面完成了旧工党向新工党的转变,为英国工党重新获得执政权奠定了基础。“新工党”的转变体现在放弃了规定实现公有制的“党章第四条”,加大了观念更新的力度,对工党的组织体制加以改革,削弱了工会对党的:约束,加强了领袖的权力,党的运作方式发生转变。
英国工党的第三条道路模式在民主社会主义向社会民主主义转型的大背景下,结合英国国情做出了一定探索,为布莱尔政府的执政实践提供了指导。英国工党的第三条道路政治侧重于试图超越传统的“左与右”界限,超越阶级政治,探寻中间道路;经济上侧重于效率与福利并重,注重提高效率,强调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改革;外交上,强调外交政策的制定应立足于价值标准。
以第三条道路为理论基础,布莱尔政府在英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涵盖经济政策,劳工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宪政改革和区域自治改革等诸多方面,改革的初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伴随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多种因素影响,布莱尔政府最终面临了一系列的困境。布莱尔也以辞职结束了他的执政生涯。布朗继任一年以来,工党的局面并不乐观。
本文对民主社会主义向社会民主主义转型,“第三条道路”和英国工党执政实践等内容进行阐述。文章对冷战结束后民主社会主义向社会民主主义转型进行了分析,以此作为大背景,对工党获得政权后进行的“第三条道路”的改革实践进行综述和分析,对“第三条道路”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就“第三条道路”和工党的执政前景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