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区传统建筑节能的思想及技术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a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来源于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古镇形态及其文化特征研究(2007038)”,对湖北传统建筑节能的思想及技术进行研究。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至第四章是整篇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论述湖北的地理气候特征、传统建筑形态;鄂东南及鄂东北地区传统建筑设置天井、天斗提高夏季室内舒适性、鄂东南的防潮措施;土家族吊脚楼和巴东野三关古镇穿斗式建筑适应环境的生态建筑节能思想及技术。第1章为绪论,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与内容、国内外传统建筑的研究现状。第2章论述了湖北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征、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形式。分析认为湖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夏季温度高、湿重、闷热期长(高达5个月),冬季阴雨天多、日照少、湿度大、冷湖效应显著期长(达4个月),年均有9个月的时间处于非舒适性时段,是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详细列举了鄂东南、鄂东北以及鄂西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第3章详细论述了鄂东南、鄂东北地区传统建筑的共同特点,介绍了天井、天斗的概念。分析了该地区传统建筑是如何利用风压、热压形成自然通风以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的目的。重点分析了热压的作用过程、热压的压强计算。另外,介绍了天井、天斗的采光和该地区的防潮措施。第4章论述了鄂西南地区的传统建筑概况,包括该地区的区位、自然地理条件以及该地区的传统建筑概况。重点分析了土家吊脚楼在选址、建筑的构造形式和巴东野三关穿斗式建筑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指出土家族传统建筑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中国传统建筑哲理思想的影响下,崇尚自然、结合不同气候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点的建筑,闪烁着民族建筑科技及建筑艺术的光芒,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科技对我们建造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指导作用。第5章是对整个湖北地区传统建筑节能的思想及技术作结论,并提出了论文的不足以及展望。湖北传统建筑蕴含着丰富的节能思想及技术,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资源,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进而有助于指导现代建筑的节能。
其他文献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学称之为"经断前后诸证",在古医籍中无单独记载,但与其症状相一致的描述散见于"年老经断复来""脏躁""百合病"等病证中,是以肾气虚衰、天癸竭为生理病理的
贵阳市白云区建成“诚信天下”云平台,为辖区内18岁以上的居民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初步构建了“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我现在有200多分的诚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塑造,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技术水平与人文素养兼备的新型人才,也是当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从产业集聚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揭示我国汽车城在规划理念、目标定位、功能设计上的战略特点。在总结上海国际汽车城商贸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同时,结合我国区域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展开关于“教育危机”或“大学危机”的讨论,从欧美到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一种批判力量,从媒体对于各种学术丑闻、研究欺诈以及用人舞弊的关注上充
当代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的趋势,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中己经蔚为热流,并且取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外语院校交叉学科建设是外语院校在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研究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中形成的系统化、民族化、本土化的理论体系,既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党和全国人民最宝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跃居世界第一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高
我国高等教育从1989年开始不再实施国家公费制度,转变为个人自费制度,即由原来的完全依靠国家财政补贴,转变为由家庭负担大部分学费。另一方面,许多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在完成大
生命教育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生命教育理论在中国教育体系教育中一直存在空缺;另一方面,有关学生群体的生命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迫使更多的教育者开始审视生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