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薄层CT扫描技术观察正常及鼻窦炎患者的鼻中隔及周围毗邻结构(中鼻甲)的解剖结构及其变异情况,探讨鼻中隔的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CR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2009年1月至12月于放射线科做螺旋CT鼻窦薄层扫描并经过临床证实为鼻中隔解剖变异的合并CRS和不合并CRS成年人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排除真菌感染、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腔各种良恶性肿瘤继发的鼻窦炎患者)。统计各型CRS中鼻中隔的变异情况及中鼻甲变异情况。为了明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本次研究将研究对象进行了正常组和慢性鼻窦炎组的分组,选择了共计178侧的观察对象进行观测,得出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由于鼻腔鼻窦的解剖变异较多,本研究对目前已被认同的最常见的解剖结构异常:中重度鼻中隔偏曲、中鼻甲气化及反向偏曲、直行中鼻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鼻中隔解剖变异与CRS发生的关系密切,随着鼻中隔变异程度的加重,双侧CRS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亦在增加。鼻中隔偏曲程度及位置与慢性鼻窦炎之间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性;鼻中隔偏曲方向与慢性鼻窦炎之间相关性差异无显著性。同时研究中鼻甲变异情况,发现病例组中鼻甲反向偏曲、中鼻甲(垂直板、广泛)气化、直行中鼻甲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组,认为它们是CRS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其它OMC的解剖变异尚不能认为是CRS的危险因素。结论探讨鼻中隔及中鼻甲的解剖、变异及其与CRS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多排螺旋CT对这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鼻窦冠状位CT扫描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鼻腔鼻窦的解剖、变异及病变范围,已被临床上常规应用。术前行规范化鼻窦CT对于明确鼻腔各部结构至关重要,及早了解鼻腔结构变异对CRS临床治疗有莫大帮助。2.鼻腔的解剖变异与慢性鼻-鼻窦炎病人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解剖异常为鼻中隔偏曲及中鼻甲病变。综上可知,CRS的发生既与鼻腔病变有关,也与局部解剖结构变异有关。鼻腔鼻窦疾病实为一整体,在治疗鼻腔鼻窦炎症应用慢性鼻-鼻窦炎这一概念很有意义。3.今后对于OMC的解剖变异在CRS发病中的意义的研究还有赖于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