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面源污染,在发达国家已引起高度重视;在我国,由于太湖、滇池形成比较严重的水质污染,也开始重视农业面源污染。2003年,三峡工程建成并蓄水发电,随着水库水位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当前,三峡水库水质存在持续恶化的风险。因此,探索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库区水质的日益突出问题,开展其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刻不容缓。鉴于此,本文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农村面源污染在区域空间分异方面进行研究,为以后开展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三峡库区(重庆段)农村化肥、禽畜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4个方面收集污染物排放量的相关数据,将污染物因子数据逐一输入ARCGIS系统,生成三峡库区(重庆段)农村面源污染基础资料数据库,根据各表征农村面源污染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使用ARCGIS的数据分析功能进行计算和处理,研究以在空间上展示不同区域污染负荷情景和污染物来源,并充分体现不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分异性。并对这些污染物中化学需氧排放量、生物化学需氧排放量、污染总磷排放量、污染总氮排放量和污染总氨排放量共5个污染物因子进行三峡库区(重庆段)空间分异性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了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农村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异性,总结三峡库区的农村面源污染的区域特征,根据三峡库区(重庆段)农村经济发展、种养殖发展、大坝影响或辐射范围和可能形成污染物来源等的差异,本研究将三峡库区(重庆段)划分为以行政区界为基本单元的六大区域(库尾都市核心区、库尾都市外围区、库尾低山丘陵区、库中平行岭谷区、腹地沿江山地丘陵区和腹地外围山地区)。通过三峡库区化肥污染物排放量、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物排放量4个方面的污染源在这六个区域的空间展示,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重庆段)农村面源污染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布特征。(2)三峡库区库尾都市核心区农村面源污染比较轻微,地表径流集中产污是主要污染源。(3)三峡库区库尾都市外围区农村面源污染较轻,为种养殖产污稳定区,农业活动和畜禽养殖是主要的污染源。(4)三峡库区腹地外围山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比较重,是种养殖和水土流失产污影响区,农业活动、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和垃圾是主要的污染源。(5)三峡库区库尾低山丘陵区农村面源污染比较严重,是种养殖和水土流失产污复合区,农业活动和畜禽养殖是主要的污染源。(6)三峡库区库中平行岭谷区农村面源污染非常严重,是种养殖和水土流失产污活跃区,农业活动和畜禽养殖是主要污染源且相对活跃。(7)三峡库区腹地沿江山地丘陵区农村面源污染最为严重,是种植和水土流失产污频繁区,农业活动、生活污水和垃圾是主要的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