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草草地放牧家畜采食行为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首次以羊草草甸草地放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草地植被进行精密测量,并用Sony数码录像机对放牧家畜的采食行为进行连续观测,对限牧条件下山羊的采食行为和食性选择以及放牧黄牛的采食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优化采食理论提供模型的实验证据,并为生产实践中草地的放牧管理制度提供决定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1)时限状态(1h)下山羊的采食量、采食率、口食量、采食时间、采食速率、采食口数和口食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0.42kg干物质、5.86g/分、1.07g、56.08分、38.51口/分、359.65口和0.16分。随季节推移口食量、采食率、采食量和口食时间不断增加和延长,采食口数和采食速率则不断减少和降低,采食时间5月份最长,9月份次之,7月份最短。随着放牧率的降低,口食量、采食量和采食串逐渐增大,口食时间逐渐增加,采食速率不断降低,采食口数和采食时间先增加,在P2小区达到最大,然后又逐渐减少。口食时间、采食量和采食率与口食量呈正相关,而采食口数和采食速率与口食量呈负相关,采食时间与口食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关系。口食量、采食量、采食率和口食时间与草层高度、容量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相反,采食口数和采食速率与草层高度、容量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 (2)放牧山羊有较强的食性选择,主要植物的喜食性顺序大致分为4个等级:罗布麻、虎尾草>鸡儿肠、芦苇、寸草苔和碱地蒲公英>小花碱茅、羊草和狗尾草>西伯利亚蓼,即嗜食、喜食、可食和厌食4类。山羊对各种植物的选择性指数随放牧季节和放牧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放牧山羊的食物组成与各种植物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和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密度相关性不大。春夏季山羊食物多样性指数较草地群落的高,而秋季相差不大;总体上山羊食物多样性指数以秋季较低,正好与草地群落的相反。 整个生长季放牧山羊对不同高度草层的选择性位序较稳定,依次为20~25>15~20>10~15>25~30>35~40>5~10cm。各高度草层 的选择性随季节推移和放牧率不同而发生变化。山羊对不同植物的高 度选择性存在差异,但高度选择性指数的最大值都在15~30cm范围 内。 (3)放牧黄牛选择在高度较高、密度低、生物量高的斑块采食。 喜食牛鞭草、鸡儿肠、罗布麻和芦苇,避弃羊草,选择在牛鞭草、鸡 儿肠、罗布麻和芦苇密度和生物量高,而羊草密度和生物量低的斑块 采食。放牧黄牛可能同时存在in-ay和in七hift两种采食策略。 (4)依据本实验结果,在实际放牧管理中要提高山羊的采食量或 采食率,应降低放牧率并尽量增加草丛高度,再结合高度选择性,应 控制草丛高度在20~25 cm左右;芦苇、鸡儿肠、小花碱茅和羊草是 放牧山羊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应增加这4种植物在群落中的比例。 黄牛放牧应在高度和生物量高的斑块。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越来先进,对于一些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而言,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建设,可以大为提升施工效率,也能够保障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产生更多经济效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预算审核是重要的一环,直接关乎工程施工的成本、建设单位的盈利及发展.对此,工程建筑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造价预算审核工作的质量,掌握工作中的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确保工程材料的试验检测质量,对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提高试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真正反映出相关问题,给予有效地解决措施,则是试验检测工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一产比重在全省的生产总值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和智慧农业进程的加速,二者的融合发展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添加了重
伴随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最近一段时期,我国林业事业在发展道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目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尚不完善,其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难以满足林业发展需求,故此要加快林
为提高鹅的产肉性能和改进鹅肉品质,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实验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肉鹅配套系—松辽白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首次克隆
为了从选种、杂交改良、疾病诊断以及性别决定的遗传机制等方面为羊驼的繁育与推广提供更为有效的细胞遗传学资料,本试验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分析了23只胡阿基
本试验选用3头平均体重600±10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杂阉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以玉米、棉粕、稻草和苜蓿干草为主要原料配制基础日粮,精粗比约为1:1,研究了不同锌源对瘤胃
近些年,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各方面需求.市政道路桥梁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关注人们生命健康安全,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