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格斯台地区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冬季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42217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是一种大型的林栖有蹄类动物,在北方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马鹿肠道微生物参与宿主体内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号传导等过程,对神经免疫系统调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开展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不仅可以揭示马鹿肠道内微生态状况,评估野外种群健康状况,而且有助于制定马鹿种群保护及栖息地恢复对策。为此,作者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在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63份来自不同野生东北马鹿个体的粪便,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其多样性,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高通量测序和聚类分析,获得有效序列1701000条,OTU 2472个。对97%相似水平的OTU代表序列进行分类学分析,结果显示,马鹿冬季肠道微生物分属22门34纲79目145科346属。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分布特征在门水平上,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构成,二者约占马鹿肠道菌门的96%;在科水平上,主要由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构成,二者约占马鹿肠道菌科的65%;在属水平上,主要由RuminococcaceaeUCG-005和ChristensenellaceaeR-7group 构成,二者约占马鹿肠道菌属的30%。(2)比较冬季前后期马鹿alpha多样性:冬季后期雌性马鹿肠道微生物菌群Shannon指数高于冬季前期,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95<0.05);冬季前后期雄性马鹿肠道微生物菌群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与雌性马鹿一致表现出Shannon指数升高的趋势。(3)冬季前后期马鹿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结构差异在门水平上不显著;纲水平上,冬季后期(雌性组)芽孢菌纲(Bacilli)的相对丰度约是冬季前期的2.6倍,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111<0.05);目水平上,冬季后期(雌性组)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的相对丰度约是冬季前期的2.7倍,而Micrococcales的含量更是冬季前期的7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属水平上,冬季后期(雌性组)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相对丰度约是冬季前期的3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雌性马鹿肠道微生物菌群的OTU数目更高,且独有OTU数最大;在门水平上,冬季前期雄性肠道菌群中纤维杆菌门(LDA=2.273)的比例显著高于雌性;在科水平上,冬季前期雄性肠道菌群中Fibrobacteraceae(LDA=2.257)、norankoBacteroidales(LDA=3.425)、Kaistiaceae(LDA=2.418)、p253418B5gutgroup(LDA=3.170)的比例显著高于雌性,而雌性的Muribaculaceae(LDA=3.228)、Micrococcaceae(LDA=2.077)、lostridiaceae1(LDA=3.046)的比例显著高于雄性。总体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东北马鹿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菌群,多个菌群的丰度对群落结构差异具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吳其昌先生是二十世紀上半葉重要的古史學家,他在古曆朔、古氏族、社會經濟史、宋明哲學史、聲韻學等研究領域都有建樹。但吳其昌先生在學術上最主要的成果,是在甲骨金文等古文字學方面。本文正是以吳其昌先生的甲骨文著作《殷虚書契解詁》為研究對象,分析吳其昌先生在文字研究方面的特黏和方法,總結其價值與不足,客觀評價《殷虚書契解詁》在文字學史上的地位。本文主要分為三章內容。第一章為緒論部分,介紹吳其昌先生生平及其
额颞叶痴呆(FT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大常见的痴呆症。部分FTD具有与17号染色体连锁关系,命名为FTDP-17。FTDP-17是位于染色体17q21.31上的MAPT基因突变所致。至今,在
西沟湾1号旧石器地点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官厅镇珠窝园村,埋藏于永定河右岸第二级阶地后缘。2014年7-8月份,在河北省文物局和文物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与怀来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调查时发现该地点。2015年8-9月对该地点进行试掘,揭露面积约27m2,出土232件石制品和19件动物化石。动物化石数量较少,且均因尺寸较小而无法鉴定种属,相关的动物考古学工作无法系统
阳原盆地为狭义的泥河湾盆地,从地质构造上属于汾渭地堑东北端延伸而来的断陷盆地。盆地基本为南北走向,南北长而东西窄,盆地北侧的高山将冬季风削弱,使得泥河湾盆地相对同纬度地区气候更显温和。更新世期间,这里长期为泥河湾古湖所覆盖,在古湖的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自早更新世以来,人类一直在这里活动。随着湖水的涨退,气候变化,人类也不断变更着活动区域,与此同时也遗留下大量的考古遗存,如:马圈沟遗址、石
徐協貞先生專著《殷契通釋》在1933年12月出版,初為北平文楷齋刻藍印本,是早期研究甲骨文的成果。對於此書,學者們主要是介紹作者、出版情況或引用一些覲點。書評性質的文章有戴家祥先生的《評徐協貞<殷契通釋>》、吳承仕先生的《介紹天下第一奇書——徐協貞先生新著<殷契通釋>》和《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中有關此書的提要。目前,學術界還沒有系統研究《殷契通釋》的成果。本文對《
当腹腔内存在脓性物质、坏死组织、窦道以及瘘管时,或者特殊情况下为了防止伤口过早闭合而放置的腹腔引流称为治疗性引流。若单纯为了防止血液、脓液、胆汁、肠内容物、胰液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认知和记忆功能逐渐丧失。环状RNA在调节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富
俄罗斯人名学是当下俄语语言文化方向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俄语人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60-70年代并在俄罗斯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我国的相关研究建立在俄罗斯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但发展相对缓慢,研究内容局限。本文选取人名“伊万”为研究对象,以带有人名“伊万”成分的童话、谚语、俗语、谜语、歌谣等形式的俄罗斯民间口头创作为语料,通过分析“伊万”在俄罗斯民间的文化内涵和外延,论证人名与俄罗斯民族性
近年来,随着核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含铀废水被排放到环境中。在含铀废水中铀主要以铀酰离子(UO22+)的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迁移率。如果含铀废水处理不当,将对人类
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是否稳定是衡量直流微电网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而系统中的非线性、参数不确定等是影响母线电压稳定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直流微电网为研究对象,以维持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