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相关监管部门为了有效地规范市场秩序并加强监管力度,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退市风险警示制度是我国独有的特别处理制度,在不断规范的退市机制中,发布此制度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问题股,减少投资风险,同时可以警示财务状况和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及时加强日常经营管理并改善经营状况。由于上市的审核标准严格,公司一旦因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就很难再恢复上市,所以上市资格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比较稀缺的资源。面对这种情况,被处以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更急于保住宝贵的壳资源,然而在短时期内改善经营状况的难度较大,公司管理层便借助于盈余管理实现扭亏为盈,达到摘帽的目的,同时也满足了监管机构和投资者预期的要求,但是公司并没有准确地反映财务状况,依旧面临经营问题和退市风险,从而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本文选择*ST宇顺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和梳理盈余管理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退市风险警示处理的全过程,深入研究了*ST宇顺盈余管理的行为,从中得出了改善盈余管理现状的相关启示。本文首先对制度背景、盈余管理理论和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然后通过*ST宇顺的经营状况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过程,识别出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ST宇顺为解除暂停上市的风险,运用关联交易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虽然帮助公司实现摘帽,但是产生的收益不具有持续性,也没有改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股票市场的反应也不乐观,股票价格大幅下滑,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堪忧。由此可以看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摘帽,公司管理层需要把管理精力放在主营业务发展和长期战略的制定中,树立起责任意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合理实现经营收益。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领域,本文的创新之处是结合*ST宇顺退市风险警示的处理过程,全面详细地分析了*ST宇顺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影响,在重点阐述负面影响的同时,从公司的角度提出了改善措施。与此同时,本文希望帮助此类公司重新审视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从而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