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侧恶性结肠梗阻四种手术治疗策略预后的网状Meta分析

来源 :成都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左半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恶性肿瘤常以肠腔缩窄型致急性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对于这类型病人的处理策略目前尚没有达成共识,存在争议。目前常见的手术治疗策略是结肠支架桥接手术(Colonic stent-Bridgeto surgery,CS-BTS)、经肛减压管桥接手术(Transanal decompression tube-Bridge to surgery,TDT-BTS)、减压造瘘桥接手术(Decompressing stoma-Bridge to surgery,DS-BTS)和急诊手术切除(Emergency resection,ER)。四种不同手术治疗策略是否在生存预后、并发症、恢复时间以及卫生经济学等方面存在差异,是否存在最佳的治疗选择,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这四种手术治疗策略对急性左侧恶性结肠梗阻的预后等方面的区别,明确最佳手术治疗策略。材料与方法:我们检索了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Medline 和 Cochrane Library这五个数据库在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发表的文献。我们筛选出比较急性左侧恶性结肠梗阻上述四种手术治疗策略预后的文献。评估四种手术治疗策略的主要和次要结果,主要结果包括: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次要结果包括:一期吻合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吻合口漏发生率、永久性造瘘率和平均住院时间。采用标准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总结了相应指标的风险比(Hazardratio,HR)、优势比(Oddsratio,OR)、平均差(Mean difference,MD)及其对应的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1、本项网状Mata分析共纳入48篇文献,包括8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文献和 40 篇非 RCTs 文献;2、CS-BTS和DS-BTS策略的5年OS都显著优于ER策略(ER Vs CS-BTS、DS-BTS 的 HR 及 95%CI 分别是 1.14(1.04-1.26)和 1.29(1.13-1.48)),同时 DS-BTS策略的5年OS相比较于CS-BTS策略更好(DS-BTS Vs CS-BTS,HR及95%CI是 0.88(0.80-0.98));3、CS-BTS和DS-BTS策略的5年DFS都显著优于ER策略(ER Vs CS-BTS、DS-BTS 的 HR 及 95%CI 分别是 1.12(1.06-1.35)和 1.23(1.06-1.44));4、CS-BTS和TDT-BTS策略的一期吻合率都明显高于ER策略(ER Vs CS-BTS、TDT-BTS 的 OR 及 95%CI 分别是 0.23(0.13-0.38)和 0.23(0.06-0.84));5、CS-BTS和DS-BTS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少于ER策略(ER Vs CS-BTS、DS-BTS 的 OR 及 95%CI 分别是 2.13(1.59-3.22)和 3.03(1.75-6.67)),CS-BTS策略的永久性造瘘率明显少于ER策略(ER Vs CS-BTS的OR及95%CI是3.28(1.75-6.41));6、DS-BTS策略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三个治疗策略;7、四种治疗策略的吻合口漏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综合文献分析,本研究发现CS-BTS和DS-BTS策略可以带来比ER策略更好的5年OS和DFS,同时DS-BTS策略的5年OS优于CS-BTS策略。在不考虑住院时间的情况下,DS-BTS策略是最佳选择。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进展极快的危急重症,并伴有难治的低氧血症及不完全可逆的肺功能缺损。其次ALI预后差、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ALI的机制较为复杂,未被完全阐明,随着炎症级联反应在肺损伤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细胞功能等药理作用,能减轻ALI的程度。目前,ALI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积极探索其
学位
研究目的:分析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Tracheobronchial foreign body,TFB)的人群特征、临床特点、异物特点,探讨成人TFB患者发生误诊及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气管镜介入方法治疗成人TFB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为减少成人TFB患者发生误诊及综合诊治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01月至2021年01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的41例成人TF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痛风是由于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持续升高所导致的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析出,析出的MSU沉积于组织、器官,是一种代谢性和炎性/免疫性疾病。尿酸升高会导致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等,从而引起血管损伤。已有实验证明高尿酸血症会诱发肾脏小动脉病变,引起肾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肾动脉阻力指数,是一种无创且可重复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在全球死亡相关疾病中现居于第三位。我国COPD目前总患病率为8.6%。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空气污染的暴露也成为了威胁公共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既往研究表明,大气污染与健康问题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但此类研究多集中在我国东、北部地区,成都市相关的研究相对空白。研究目的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原发性肝癌,根据其病理类结果分为以下三类,即肝细胞性、胆管细胞性、混合细胞性,其中肝细胞性肝癌占比最多,达到90%以上。肝癌发病隐匿,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对于初诊肝癌的患者中,往往只有30%的患者具有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大部分患者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的机会。对于首诊即出现肝外转移的患者,各大指南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方式仅仅
学位
目的: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CM)是整形外科较为常见,起源于皮肤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具有高转移和高复发率的特点,预后较差。本研究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的CM病例临床数据,探讨CM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构建预测CM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有研究发现Ki-67指数与其术后复发、不良预后等密切相关,因此无创预测脑膜瘤Ki-67指数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构建基于影像学、影像组学预测Ki-67指数的模型,并通过相互比较筛选其中预测效能最佳的模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资料齐全的脑膜瘤患者,设定Ki-67指数≥3%为高表达组(110例),Ki-67指数<3%为低表达组(108例)。由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锁骨上区域解剖较为复杂,而多种肿瘤均可能经淋巴引流转移到此。本课题以食管癌和鼻咽癌作为来自不同解剖区间的肿瘤代表,研究两种肿瘤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分布差异,探索基于筋膜解剖及淋巴引流的不同肿瘤锁骨上淋巴结预防照射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差异化勾画。材料与方法:纳入锁骨上区域有阳性淋巴结的食管癌和鼻咽癌患者各100例,并收集其治疗前的影像。将分布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痛风是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合并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现有的研究表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性关节炎等疾病中与关节受累、心血管疾病、疾病活动度等有关。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抗CCP抗体在首次就诊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的水平,并进一
学位
目的:对痔发病的因素进行调查,探讨诸多致病因素。为痔病的预防措施及对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性别年龄(±3岁)1对1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的来源是在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在我院肛肠科就诊且被诊断为混合痔的患者,人数为312人,而对照组的选择是同时来该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群或其他的非混合痔及肛门疾病患者。同样为312人。主要通过面对面的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而内容包括一般人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