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次工业革命后,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工业化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普及并成为首要经济支撑。两百多年的工业革命史,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但同时日益频繁的生态危害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警醒。1972年《增长的极限》的问世,引发了全世界对高能耗、高污染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中国从签订《京都议定书》到承诺明确的降碳目标,低碳相关的科学性研究在逐步丰富与成熟,但尚未形成规范性的研究系统与成果,低碳研究处于深耕状态,因此区域内的具体的低碳剖析有助于促进地区低碳经济建设实际问题的解决。云南是中国首批低碳省市之一,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矛盾突出,特征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因此对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深度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低碳经济作为产业和能源结构升级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口号与评价。明确低碳经济发展是云南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将低碳经济作为云南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而不是政策引导的结果。其目标在于实现低碳排放的经济发展,核心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在于能源结构的升级,同时关注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本文的行文逻辑是:在明确云南经济现状碳测评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特别是产业与能源结构中的问题,在关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特殊条件下,提出基于产业调整与能源升级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全文共分为五章。首先是导论,就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核心概念、研究综述等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第一章对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业经济二氧化碳排放结果进行了测度;第二章是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发展与低碳要求之间的突出矛盾,产业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能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现阶段低碳经济的相关认识与做法上存在的误区;第三章是阐述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据,包括相关理论依据、实践基础、政策依据与社会环境等,即对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特殊性的表达;第四章是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承接前面的现状与问题,提出要提升对云南低碳经济建设的正确认识,重点针对云南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做文章,并建立起有效的相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