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明体”作为一种新体诗,在题材、篇制、风格上较之前代文学都有了相当大的变化。王融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诗人之一,在永明体的创立和实践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清王士祯在评价南齐诗歌时说:“齐有玄晖,独步一代,元长辅之。自兹以外,未见其人。”(《古诗选·凡例》)将二人并称为“一代文宗”(《师友诗传录》)。 全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采用史料考据的方法,对王融的才德问题以及被杀原因进行评述,并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第二·王融诗》为底本,参照《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齐王融集》、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王融诗》、《续四库全书·王宁朔集》以及史传、类书、总集、别集对王融的诗歌进行补遗;下编在上编考证的基础上,结合王融的交游、信仰和诗歌作品,从创作特色、风格以及格律等方面,论述王融在永明体创立和实践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上编:关于王融生平著述中的几个问题 这一部分共论述三个问题: 1、王融才德评 历代学者基本肯定了王融的才学,但是对其德行的评价,却褒贬不一。笔者结合王融的史传发现,王融虽然才高气盛,但却非妄自尊大。在现实生活中,他积极主张北伐,屡次上书陈述对于收复北方失地的请求和意见。另外,王融还善于欣赏和引荐后进之士。因此王融应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智士。 2、王融被杀原因论 王融之死的外部原因是因其支持竞陵王萧子良称帝失败,而被郁林王萧昭业所杀。为探究王融之死的真正原因,笔者翻阅了《南齐书》、《南史》及《资治通鉴》等史料,认为王融之死的真正原因并非因其切于求名所致,而是因为缺乏对当时宫廷内部争权斗争的正确分析,成为南齐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3、王融诗歌补遗 王融生前便有文集行于当时,在本部分中,笔者以逯本为底本,参照《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王融集》、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王融诗》、《续四库全书·王宁朔集》以及史传、类书、总集别集对王融的诗歌进行补校,力求恢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