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碱性水两相驱替瓦斯及润湿煤体规律研究
【出 处】
:
中国矿业大学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嘧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能有效防治多种由真菌(卵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等)引起的作物病害。然而该杀菌剂的频繁使用导致其残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治理嘧菌酯农药残留对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微生物为主体的生物修复技术具备了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已成为处理嘧菌酯残留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从污染环境样品中筛选并驯化得到嘧菌酯高效降解菌株,并进行菌种
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土地荒漠化、植被资源减少、旱涝灾害、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珠三角城市群,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土地利用发生巨大变化,建设用地比例升高,生态环境状况遭受不同程度影响。随着负环境效应的出现,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因此,综合评价分
油茶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是我国南方特有经济林树种,它在我国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微生物对林地土壤养分和改良具有积极作用,但有关油茶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滞后。因此开展该领域相关研究,阐明油茶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对油茶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测定油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微生物数量,探讨了油茶林地土壤肥力特征,运用Biolog微平板
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民间的广泛重视。本文选取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为研究对象,运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对鼓浪屿的风景园林遗产资源展开调查研究,构建适当的风景园林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与景观提升规划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第1章为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与方法。第2章为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通过文献检
本文建立了一种前处理简单且检测快速准确的19F-NMR检测方法,以期减轻农药定量分析时繁琐的前处理步骤所带来的负担。试验采用BRUKER AVANCE HD 600型超导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5mm BBO探头,观察频率564.71MHz,谱宽(SWH)为170454.55Hz,中心频率(O1P)-56471.40Hz,90度脉冲宽度15.11μs,采样温度(T)25℃,延迟时间(D1)为10
我国60%以上的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同时,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着世界的粮食安全。稻瘟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全球每年仅由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就高达11%~30%。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icro RNA通过调控靶基因参与到水稻抗病的各个通路之中,从而提高或降低水稻稻瘟病抗性。因此鉴定和研究与稻瘟病相关的micro RNA,可以加深对mic
风送式喷雾被国际公认为是一种仅次于航空喷雾的高效地面施药技术,其雾化效果和机动性能好,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目前,对喷雾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筒与风机结构的设计与优化、风筒内外流场的仿真、雾滴沉积和雾滴漂移方面,对预导流结构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预导流结构参数对风筒内部流场及出风口风速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风筒的建模与仿真:根据风筒试验样机的结构参数,通过Solid W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