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绒茧蜂生态学特性及保护利用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保护利用小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 Kurdjumov)的角度出发,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均匀设计等方法,对影响其寄生作用的生态因子(温度、光照、空间异质性等)进行了分析,并以作用因子组配的生命表及种群趋势指数(I)和控制指数(IPC)评价了不同措施对小菜蛾绒茧峰的保护作用.绒茧蜂对小菜蛾的自然控制能力较强,是小菜蛾种群的优势天敌.在华南地区,大量繁殖释放绒茧蜂可以提高其田间控制效果,但其技术成本较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菜地停止使用化学杀虫剂是绒茧蜂保护的关键.
其他文献
甲黄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活性高、杀草谱广、低毒性、低用量等优点,但残效期受环境因子影响大,如使用不当,易对当季或后茬作物造成药害。 本试验旨在为甲黄隆在水稻田的合理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用水稻株高作为测量指标,室内测定了48个水稻品种或组合对甲黄隆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或组合对甲黄隆存在耐药性差异;探索性地提出了水稻对甲黄隆的耐药性分级标准,其中5个...
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和田间小区试验,对甜菜褐斑病发生规律及关键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调查了甜菜褐斑病在新疆的分布、危害程度,分析了甜菜褐斑病在伊犁河谷的田间发生动态,以及褐
该文通过应用改良的苗期群体筛选法,对小粒野生稻进行了抗性鉴定,并根据褐稻虱在抗虫品种上的生存率、蜜露分泌量、群体建立、虫体重量变化、卵巢发育情况、产卵量和稻株的受
学位
将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PY143中携带着转座子Tn917的非穿梭性质粒pTV1导入野生枯草芽孢杆菌B931中,通过转座子诱变,得到3000多个突变子,进一步测定这些突变
该研究采用微量毛细管点滴法于1998~1999年间,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宁夏4个栽培 区枸杞蚜虫田间种群的毒力;以平吉堡野生种群作为相对敏感品系,对各地枸杞蚜虫抗药性进行了比较
该研究首先根据色氨酸脱羧酶家族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保守氨基酸序列HKW 设计了四个上游的3个末端锚定引物组合, 利用范军等人建立的定向差异显示技术对由水稻健叶和稻瘟菌非亲
在加快“两个转变”中谋求发展吕浩才各省、市电台建立系列台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广播改革怎么深入,特别是在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中,如何进一步抓住机遇,壮大和发
该文以改进的3-RACE方法对褐飞虱的肌动蛋白基因末端不译区域进行了cDNA克隆;并得到了cDNA克隆片段的序列;丰经基上用RT-PCR检测的方法对各基因家族成员在褐飞虱各生育期的表
本研究测定了部分小麦品种(系)或材料的丁布(DIMBOA)含量及几个和抗蚜性有关的物理性状(叶色,叶毛长度和密度,腊质含量).同时对这些品咱(系)或材料进行抗麦长管蚜(Macrosip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