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理论中的反本质主义思想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soul8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本质问题作为文学理论的根源性问题,一直被视为文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石,也是每一位文学理论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领域的蔓延,以及我国社会-文化的迅速转型,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已经严重束缚了当下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在文学理论的危机面前,反本质主义思想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值得我们肯定的是,反本质主义思想对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它所引起的争论也未曾停止过。所以,为了文艺学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要以辩证理性的态度重新反思当下的反本质主义思想。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来研究当代文学理论中的反本质主义思想。第一,本文从“哲学”层面出发,介绍了西方哲学与文化中的反本质主义相关问题。这包括反本质主义的含义、历史传统及评价,这些基本问题的梳理是本文写作的开始。其次,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代文学理论史中“反本质主义”的出现。这包括西方语境、中国问题、当下现实,可见,反本质主义思想的出场是历史的选择。第三,详细介绍了当代文学理论中反本质主义思想的三种典型范式。即文学理论向文化(或意识形态)理论的转向(南帆)、文学理论批评化:感兴修辞论(王一川)、走向历史叙述的文学理论(陶东风)。第四,讨论反本质主义思想为文学理论带来的启示以及引起的一些论争。文学的本质是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坚持反本质主义的同时,依然要继续追寻文学“适当的本质”。同时面对新的思想理论时,我们必须要结合当下的历史语境,时刻保持理性的反思立场,以防止另一种“本质主义”思想重蹈覆辙,只有这样,文学的知识生产才会始终处于发展创新之中。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化思潮。然而,“寻根”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与文化主题,而是20世纪全球共同的文化
用米醋热敷治疗落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取300~500毫升米醋,将一块纱布浸泡在米醋中,然后将此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疼痛处,之后再将一个装满热水(水温应在70℃~80℃左右)的热水袋放在浸有
两汉是中国封建教育和学术迅速崛起并发展的阶段。汉初统治者在实行无为政治、经济政策的同时,也实行了较为宽松、开明的文化政策。在此背景下,汉代学术尤其是经学的发展出现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