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健小说的叙事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矫健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取得了卓越的创作实绩,被评论家标签为很会“讲故事”的作家。诚然,非凡成就的取得与矫健独特的叙事策略密切相关。本论文以胶东作家矫健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矫健文学创作所展现的独特叙事策略。首先,纵观矫健的文学创作历程,细致梳理了矫健叙事风格的演变过程。矫健小说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演变阶段:从浪漫传奇到现实主义的转型,再到现代主义的新开拓,最后夹杂着后现代主义意味。每一次叙事风格的转变都是矫健人生阅历丰富后,关于生命、人性的一些新思考,更是矫健自觉地探索与时代同步的艺术追求。其次,论文研究了矫健精巧的结构叙事艺术,通过对矫健所设置的叙事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矫健小说中最具特色的结构有“回视式”、“复式”和“中国套盒式”三种类型。这些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模式与矫健所要传达的情感格调紧密相连。矫健借助于“回视式”的结构在探索往事和近观现状中,呈现浓浓的故乡情思;身在商业社会,许多人不免为了名利而忘却本心、为了一时解脱而被欲望奴役,矫健将这种社会现实通过“复式”与“中国套盒式”结构投射到小说中,展现出凄凉悲切的情感。再次,论文考察了矫健小说叙事时间的生成与建构,系统分析了矫健对叙事时间的处理方式,主要从时序、时距、时频三方面具体展开论述。矫健有意地拆解时序,使整个故事呈现出盘根错节的复杂状态,弥漫着悬念感,富有艺术张力。通过不断变换时距的长短,加快或放慢小说的叙事节奏,矫健小说的节奏达到张弛有致的艺术效果。另外,矫健运用“重复叙事”调节小说的叙事频率,设置故事情节与叙事话语的重复,突出相应的故事主题,增强情感表现力。正是依托这些“时间”艺术,矫健的小说彰显出张弛有致的叙事节奏,生发出和谐的形式美学意蕴。同时,矫健也利用“时间”设置为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营造空间环境服务,展现“时间”独特的艺术功能。论文的第四部分,论文分析了矫健小说中独特的叙事视角。矫健并不拘泥于单一的叙事视角,而是大胆尝试,使叙事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在矫健的小说中,最值得注意的叙事视角有地缘文化视角、知青视角及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这些叙事视角是矫健展现小说主题的一个载体,矫健根据不同的主题需要,设置不同属性的叙事视角。矫健为了揭示胶东农民现代文化人格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主题,加入胶东地缘文化的视角;为了聚焦、放大知青在文革中苦痛参半的生活,挑选独特的知青视角进行展示;为了再现邮票、股票、地产等领域的资本较量和人性挣扎主题,借助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叙事视角,在矫健小说的发展进程中,强化了故事所涵蕴的主题。在结语部分,论文结合矫健特殊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将其置于“50后”作家群与同时期“胶东作家群”背景下,探讨其别具一格的叙事策略,提出其文学创作始终保持“与时代同行”,并进一步指出在这种创作姿态的指引下矫健文学创作的优缺点,试图较全面地解析矫健文学作品的价值意义,更准确地定位矫健在胶东乃至中国当代文坛中的文学地位。
其他文献
影片画面中的"画中画"视觉形式可以追溯到绘画作品,从平面构成上来讲,其内部图框与外部图框的图与底的关系可理解成正负形的关系。而电影由于其视像运动的特性,"画中画"的视
目的:(一)结合临床资料和尸体解剖探讨臂丛神经损伤中四边孔处腋神经损伤的发病机率,为提高神经转位修复腋神经的临床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二)对肱三头肌肌支和腋神经进行显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工作是整个电力行业建设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而我国电网规划
光叶紫花苕具有抗寒、抗旱、耐酸碱、耐瘠、耐荫、生育期短、出苗快、苗期生长迅速、茎叶茂盛、柔嫩多汁、产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丰富、还田肥效分解迅速等特点,是良好的绿
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针对每次课程改革,如何去正确的看待和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真正落实好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宁夏和南方10省区的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知识溢出对林区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并验证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显性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可对林区农户创业绩效
目的:通过对使用股骨颈保留型假体(collum femories preserving, CFP)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患者假体的使用及术后随访的研究,探讨股骨颈保留型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其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其中之一,它也称为生成性教学,是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
目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当前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用手术方式,通常术中骨道定位主要依靠手术医生的个人经验,手术时镜下视野所获得的信息有限,因此会影响术后病人的膝关节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优势及临床效果,总结分析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解剖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穿支皮瓣和腹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