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干燥过程数值模拟与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枣作为我国的特色产品之一,它的巨大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决定了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红枣的品质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干燥是红枣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涉及传热传质学、机械、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技术,对红枣干燥过程及其品质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红枣产量大部分出自农村,干燥技术环节比较薄弱,采用的大部分还是比较传统的晾晒、烘烤等干燥手段。这些干燥方式由于科学技术含量低,手段粗糙,直接导致了红枣在干燥过程中的损失量增加及品质的降低。尽管有些地方建立了比较正规的烤房,但是其能耗较高,成本较大,并且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因此,对红枣干燥过程的机理和特性进行探讨,提高红枣干燥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基于非平衡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和唯象理论,针对红枣干燥的传热传质过程的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红枣内部的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国内外关于红枣多孔介质干燥的研究成果及理论进行了回顾,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的多孔介质分析研究的理论,如液态扩散理论、蒸发冷凝理论、毛细理论、Luikov理论等。其中的Luikov理论在非平衡不可逆热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传热传质过程中的不稳定场的微分方程,第一次将传热传质过程的相互影响在数学方程中进行了体现,本文将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建立新的红枣干燥模型。2)通过分析已有的理论干燥模型,建立合适的红枣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建模过程中,将红枣视为正球体的形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分别建立了干燥过程的传质和传热控制方程。利用追赶法结合边界条件对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红枣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模拟系统。该系统能对红枣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含湿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监测。3)通过红枣干燥过程的实验研究及模拟结果,对干燥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在薄层干燥实验台上对红枣进行干燥实验研究。基于不同温度、风速条件下的干燥实验,得到了红枣干燥过程中的温度以及含湿量的变化数据,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及对理论模拟值和实验值的对比验证,表明理论模拟值和实验值模拟精度较高,进一步证明了该模型较好的反映了红枣干燥过程的本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中枢神经的不可再生已经成为共识,因此寻找其他可以修复或替代的方法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在发达国家,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大约为13.3~45.9人/百万人/年;据不完全统计,在中
自2015年8月11日以来,我国对中间价定价机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为评估这一系列调整政策的效果,文章基于标准化处理后的广义脉冲响应结果构建动态溢出指数,从价格传导和风险传
产业革命以后尤其是二战以来,“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使得第一和第二部门难以满足和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与公共需求的平衡,亟待第三方力量的弥补以缓解其在职能上和效能上的欠
本文以曹禺的话剧《雷雨》中为语料对象,从言语行为转喻的角度分析《雷雨》中指令类、承诺类、表情类、宣告类和阐述类的言语行为各结构的使用情况。首先,以Panther和Thornbu
在研究茶叶企业IPO首次公开募股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茶叶企业IPO面临的问题,并从做大做强茶叶企业、规范公司治理、树立品牌意识、延伸产业链、制定行业标准以及利用政策机会
目的研究硫酸软骨素对肺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常规方法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和Lewis小鼠肺癌细胞(LLC),并给与含不同剂量CS的培养液培养A549细胞和LLC,
随着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马铃薯渣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但是目前对于马铃薯渣的综合利用开发尚缺乏有效的手段,不仅影响了马铃薯淀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造成了
目前,静电纺丝已成为制备超细和纳米纤维及其制品的一种重要方法。纳米纤维毡即采用非织造布作为接收基布,将静电纺纤维喷覆在其表面制备得到。与传统方法制得的纤维毡相比,
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融合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一种新的经营形态。以芜湖华强旅游城项目为例,分析了"旅游+地产+商业"的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的特点,认为这种模式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A)是用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关节代替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关节功能重建手术,能有效地解决骨性关节炎的疼痛[2]。有研究表明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