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会阴超声检查动态观察妊娠期及产后早期女性盆底结构的变化;测量并统计分析各超声参数,评估妊娠及分娩对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为妊娠期及产后早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及预防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原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09月至2015年02月门诊及住院妊娠期女性107例,年龄23~30岁,按妊娠周数分为妊娠早期(孕10~14周)组35例,妊娠中期(孕24~28周)组32例,妊娠晚期(孕36~40周)组40例,均为单胎妊娠;同期选择42例健康查体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年龄21~28岁。所有妊娠期女性进行产后6~8周随访,随访病例入选81例,其中行选择性剖宫产者42例、经阴道分娩者39例,所有选择性剖宫产女性均未行试产,所有经阴道分娩女性均未行相关器械助产,且产程顺利,所有产后早期女性均未行盆底肌肉恢复锻炼。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表收集入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由临床专业人员协助统计妊娠早、中、晚期及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检出率;应用配有内置数字化图像管理系统(e-DMS)的ZONAR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腔内探头(频率为4~9MHz),对所有受检者均经会阴动态观察并记录各超声参数,包括:静息期及张力期膀胱颈在X轴、Y轴的位置(Djx、Dzx;Djy、Dzy),膀胱尿道后角(αj、αz),膀胱角度(βj、βz);计算张力期膀胱颈在X轴、Y轴的移动度(ΔDx、ΔDy),膀胱旋转角度(Δβ),并直接测量膀胱颈的移动度(ΔD),均记录数据,并存储图像。应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静息状态下各超声参数:(1)妊娠期:妊娠中期女性与妊娠晚期女性Djy、Djx、βj、αj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女性Djy、Djx、βj、αj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女性组间比较,妊娠中期女性与妊娠晚期女性Djy、Djx、βj、αj均大于妊娠早期女性,妊娠晚期女性Djy、βj、αj均大于妊娠中期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女性Djx较妊娠中期女性未见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妊娠期女性随着妊娠周数增加,盆底器官位置向后下移位,至妊娠晚期逐渐变为以向下移位为主。(2)产后早期:产后早期女性各组Djy、Djx、βj、αj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早期女性组间比较,经阴道分娩女性Djy、βj、αj明显大于选择性剖宫产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女性Djx较选择性剖宫产女性无明显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产后早期女性盆底结构尚未恢复正常,盆腔内器官位置较未育女性偏向后下;经阴道分娩较选择性剖宫产女性盆底器官更偏向后下。2张力状态下各超声参数:(1)妊娠期:妊娠中期女性与妊娠晚期女性各组Dzy、Dzx、βz、αz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女性Dzy、Dzx、βz、αz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女性组间比较,妊娠中期女性与妊娠晚期女性Dzy、Dzx、βz、αz均大于妊娠早期女性,妊娠晚期女性Dzy、βz、αz均大于妊娠中期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女性Dzx较妊娠中期女性未见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妊娠期女性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张力状态下,盆腔内器官位置向后下移位,至妊娠晚期膀胱颈变为向下移位为主。(2)产后早期:产后早期女性各组Dzy、Dzx、βz、αz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早期女性组间比较,经阴道分娩女性Dzy、βz、αz明显大于选择性剖宫产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女性Dzx较选择性剖宫产女性无明显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产后早期女性在张力状态下盆底器官位置较未育女性更偏向后下,其中经阴道分娩女性膀胱颈的位置较选择性剖宫产女性更为偏下。3膀胱颈在各方向的移动及旋转:(1)妊娠期:妊娠中期女性ΔDy、ΔDx、ΔD、Δβ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妊娠晚期女性ΔDy、ΔDx、ΔD、Δβ均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女性ΔDy、ΔDx、ΔD、Δβ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女性组间比较,妊娠中期女性ΔDy、ΔDx、ΔD、Δβ均明显大于妊娠早期女性,妊娠晚期女性ΔDy、ΔDx、ΔD、Δβ均明显小于妊娠早期女性,妊娠晚期女性ΔDy、ΔDx、ΔD、Δβ均明显小于妊娠中期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妊娠早期女性膀胱颈的活动度未见明显增加,妊娠中期女性膀胱颈的活动度最大,至妊娠晚期,膀胱颈的活动度变小。(2)产后早期:产后早期女性各组ΔDy、ΔDx、ΔD、Δβ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早期女性组间比较,经阴道分娩女性ΔDy、ΔDx、Δβ、ΔD明显大于选择性剖宫产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产后早期女性膀胱颈的活动度较未育女性增加,选择性剖宫产女性膀胱颈的活动度较经阴道分娩女性小。4压力性尿失禁(SUI)检出率:妊娠晚期女性SUI检出率高于妊娠中期女性高于妊娠早期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妊娠期女性SUI检出率增加;经阴道分娩女性产后早期SUI检出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选择性剖宫产可以降低产后早期女性SUI的检出率。结论1妊娠期女性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压力性尿失禁(SUI)检出率增高;2妊娠期女性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盆底结构支持力逐渐减弱,以妊娠中、晚期尤著;3产后早期女性盆底结构尚未恢复正常,经阴道分娩女性产后早期盆底结构损伤较选择性剖宫产女性严重,选择性剖宫产者对女性盆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不能完全避免SUI的发生;4经会阴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妊娠期及产后早期女性盆底结构,具有简便、无辐射、可重复等优点,在妊娠期及产后早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及预防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