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文化融合——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探究《女勇士》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a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的华裔美国作家中,汤亭亭无疑是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女勇士》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为其他少数族裔的女作家寻求融合之路铺平了道路。居住在唐人街的经历成为汤亭亭后期创作的来源。她母亲的讲故事传统也帮助她形成了自己讲故事和写作的风格。汤亭亭居住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中,这个经历也对她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同时也为她后期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在《女勇士》中,汤亭亭谈论了在传统中国儒家文化和美国白人主流社会下妇女的困境和苦难经历。众所周知,华裔美国妇女在白人统治的美国社会面临着多重压迫,她们是白人眼中的“他者”和局外人。同时受到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华裔美国妇女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中,即,她们既居住在拥有中国文化的家庭中,又受到美国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在美国种族社会,她们处于边缘地位并且失声了,总是被这种处于两个世界之间的状况所困扰。汤亭亭通过母女之间的冲突和误解表达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因为接受不同的价值观,母亲和女儿不能相互理解。对于母亲来说,中国文化根深蒂固,她们想要把中国文化强加在女儿身上。然而,美国出生的女儿把中国文化看成是不可理喻的,古怪的,只有美国文化才是文明的。   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析文化融合问题,因为,它不仅仅关注于华裔美国妇女所受的性别歧视,还包括种族歧视。对于她们来说,应该把性别问题和种族问题结合起来。同时作为少数族裔和女性对于华裔美国妇女来说就是一个悲剧。在她们寻求文化融合的道路上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但是她们最终能够克服掉这些问题并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身份。本文分四章,第一章,介绍汤亭亭和她的代表作《女勇士》以及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第二章,分析华裔美国妇女在寻求文化融合的道路上面临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在《女勇士》中的体现;第三章,分析《女勇士》中华裔美国妇女寻求文化融合的方式;第四章,得出结论。通过分析文化融合,我们可以得出汤亭亭表达了她想要寻求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华裔美国妇女的特殊身份的理想。对于华裔美国妇女来说,最终的方式就是汲取两种文化之精华,剔除其糟粕,而不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相冲突。只有通过理解和妥协,不同的文化才能和谐共处。
其他文献
魔鬼合约作为文学母题于中世纪之前便已存在,最早可追溯到《圣经》的某些章节。至今,魔鬼合约母题在德国文学史上走过了逾千年的旅程,它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作为一个跨越时空的母
本文从汉语动结构式的多义性及其多义范畴网络入手,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假设,在认知构式语法理论的框架下研究汉语原型动结构式及其子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探寻构式承继的
从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中期,亚裔美国人一直被视为“黄祸”,在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遭到排斥。但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亚裔被美国大众媒体称作“模范少数族裔”,意指
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语言现象。其表现形式生动活泼,表达效果诙谐幽默,因而赢得人民大众和古今名著的青睐。歇后语的翻译有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本文以原文本意图翻译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