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定向转育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qiang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和利用难的问题,以核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理论依据,用已知基因型的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为不育源,设计“合成转育”和“定向转育”方案,开展核不育系转育方法研究,对转育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以下结果。 1.采用有性杂交方法,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3A及甲型“两用系”02A021为测交亲本,鉴定待转育品系“206”基因型,证明其在核不育复等位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型为纯合显性恢复基因型MsfMsf。 2.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3A为不育源,设计“合成转育”方案,向自交系“206”中转育核不育基因,育成了具有100%不育株率、含有206遗传基础的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A1。 3.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3A为不育源,设计定向转育方案,进行核不育系的连续回交转育,育成了回交1代、2代、3代,具有100%不育株率的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A2、A3和A4。其中,A4的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与自交系“206”已非常接近,实现了核不育系的定向转育。 4.自交系“206”合成转育和定向转育所获得的新的核不育系比较鉴定结果表明,与合成转育相比,定向转育转成的新甲型“两用系”及其临时保持系形态更加相似,而且更接近待转育品系,达到了不育基因、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同时转育的效果。合成转育育成的不育系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定向转育。定向转育材料的变异系数随回交世代的增加而变小。植物学性状的转育较经济性状更易稳定,其中株高、株幅、株形指数、叶长、叶宽、叶长、叶形指数、叶柄长、叶球高、叶球粗及球形指数在与待转育品系回交2代后,已与轮回亲本十分相近;单株重回交3代才稳定下来。 5.以转育成的不育系A1、A2、A3、A4为母本,5个高代自交系213、189-1、187-2、180-2、13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测定各亲本的配合力,筛选优势组合。通过对各个杂交种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以定向转育方法育成的不育系所配制的杂交组合的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整齐性均好于合成转育,并且随着定向转育回交世代的增加,各指标的变异系数逐渐变小。 6.以定向转育回交3代育成的不育系A4为母本,以20个高代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对各杂交组合经济性状的综合鉴定,筛选出5个优异组合,代号分别为:C2、C5、C38、C47和C48。
其他文献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社会打响了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大决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4年来,先后有5500多万贫困人口,摆脱困境,过上期盼已久的好日子,每年减贫幅度都超过1000万人。时至今日,脱贫攻坚战已到了啃硬骨头的决胜时期,剩下的4335万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他们大都文化水平低,缺乏脱贫技能,没有经营能力,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越往后脱贫难
辣椒的杂种优势明显,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三系配套制种是辣椒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有关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础理论的研究薄弱,远远落后于玉米,水稻等作物的雄性不育机理
面对新形势,中国石化物资供应战线将持续探索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平台创新、工具创新,建设数字化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国际化发展的新时代电商平台.同
期刊
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又名野草莓,是野生二倍体种(2n=2x=14),其基因组很小,只有约240 MB,生长周期短、容易再生,为研究草莓基因组提供了的巨大的优势,是草莓育种和研究
先期抽薹问题已成为春大白菜栽培及高原高寒冷凉地区夏秋大白菜生产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晚抽薹大白菜(YH)、小白菜(FMS、WS)及芜菁(MM)的生理生化特性、遗传效应及分子标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