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足月儿窒息后早期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的声像图特点,并与MRI,DWI表现相比较,探讨超声在评价窒息后早期脑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间收治的窒息足月儿共30例作为病例组,Apgar评分≤5分;同时选取产科同期正常分娩足月适于胎龄儿共20例作为对照组,Apgar评分≥9分,无窒息或宫内窘迫病史,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比与窒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都无胎膜早破、产伤和先天性心脏病。应用二维超声分别检测窒息组和对照组所有足月儿出生后24,48,72小时的脑实质回声,两侧侧脑室形态,并于旁矢状切面测量侧脑室体部宽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窒息组和对照组所有足月儿出生后24,48,72小时的两侧大脑前动脉(ACA)和两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F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FV),阻力指数(RI)。72小时内对窒息组病例行头颅MRI+DWI检查。所有结果采用SPSS for Window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及不同时间组之间各测值均输入计算机作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窒息早期二维超声显示脑实质呈弥漫回声增强伴脑室变窄或消失,48小时以内改变最明显。侧脑室体部未显示率24,48,72小时分别为65%,58%,22%,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后72小时与24小时和48小时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48小时组与24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侧脑室内出血6例(其中3例为室管膜下出血),脑实质出血1例。②窒息后24小时大脑前、中动脉血流速度可降低或升高,同时伴有RI升高(RI>0.75)或降低(RI<0.55),多数(67%)表现为低速高阻型。③窒息后脑血流灌注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生后24小时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ACA和MCA的PSFV,EDFV,RI生后48小时与24小时同条血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72小时与48小时比较无差异(P>0.05)。④窒息组24小时ACA,MCA的PSFV,EDFV,R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48,72小时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⑤窒息组28例行头颅MRI+DWI检查,其中T2WI呈弥漫性高信号1例,DWI提示弥漫性或局限性信号增强7例。脑实质出血4例(其中1例伴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 结论:窒息后48小时内脑水肿改变最为明显,二维超声可很好显示,是动态观察侧脑室的最佳方法。RI是反应脑血管调节功能的参数,可作为判断窒息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指标。RI>0.75或<0.55均是血管调节功能失调的标志;如RI>0.90或RI<0.50则提示病情危重,预后不佳。二维超声对早期脑水肿的诊断优于MRI和D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