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鉴定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是大宗蔬菜作物之一。甘蓝的生产对蔬菜供应与人民生活有重要的作用。甘蓝根系分布浅,叶片较大,蒸腾量大,易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筛选甘蓝抗旱材料,为抗旱育种提供优异种质资源,培育抗旱品种,是解决干旱问题的有效途径。本实验从甘蓝种子萌发期和苗期进行抗旱性鉴定,分析外部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抗旱性指标进行筛选,并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萌发期抗旱性鉴定: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甘蓝种子萌发指数、成苗率、胚芽长、胚根长、胚芽干重、胚根干重指标下降。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这六项生理指标,评价甘蓝抗旱性,表明材料35、36抗旱性强,材料14、01抗旱性中等,材料13、11抗旱性弱。利用单一指标评价甘蓝的抗旱性与利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性评价,材料35、36均表现强抗旱性,材料13、11均表现弱抗旱性,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存在较大差异。2、苗期抗旱性指标筛选与鉴定(1)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及可溶性糖含量:a: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及胁迫的加剧,甘蓝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与甘蓝的抗旱性呈正相关。b:甘蓝叶片丙二醛含量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及干旱胁迫的加剧,逐渐增加,与甘蓝的抗旱性呈负相关。c:甘蓝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几乎不变,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相对含水量、丙二醛是鉴定甘蓝抗旱性的良好指标,可溶性糖不能作为甘蓝抗旱性鉴定的一个指标。(2)抗氧化酶活性:a:甘蓝叶片POD酶活性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剧及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但升高幅度逐渐变小。b:SOD酶活性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升高幅度变大,随胁迫时间延长,升高幅度变小。c:CAT酶活性在干旱胁迫后变化不规律,或升高或降低。POD、SOD酶活性可以作为甘蓝抗旱性鉴定的指标,而CAT酶活性不能作为甘蓝抗旱性鉴定的指标。(3)光合特性指标:a:甘蓝叶片叶绿素含量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变化规律不明显,重度干旱胁迫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变化不规律,不能作为甘蓝抗旱性鉴定的指标。b: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及胁迫时间的延长,胞间CO2浓度先降低后升高,干旱胁迫前期表现为气孔抑制,后期为非气孔抑制。胞间CO2浓度不能作为甘蓝抗旱性鉴定的指标。c: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及胁迫程度的加剧下降。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变化趋势较一致,甘蓝叶片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密切相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可以作为甘蓝抗旱性鉴定的良好指标。(4)株高、茎粗形态指标:a:随干旱胁迫的加剧,甘蓝幼苗材料间株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不能作为抗旱性鉴定的指标。b:随干旱胁迫的加剧,甘蓝幼苗的茎失水萎缩,茎变细,可以作为甘蓝抗旱性鉴定的指标。(5)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干旱胁迫后,甘蓝叶片虽出现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分化,但处理与对照间、各材料间差异不明显,无法定量进行抗旱性鉴定。同时,利用单一指标评价甘蓝抗旱性与多指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不一致,材料14、11、36在轻度干旱胁迫下的抗旱性表现与重度干旱胁迫下的表现一致。3、综上可知:(1)胚芽干重、胚根干重、成苗率、胚芽长、胚根长、种子萌发指数可以作为甘蓝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叶片组织的相对含水量、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茎粗与甘蓝苗期的抗旱性呈正相关,丙二醛含量与之呈负相关,均可以作为甘蓝苗期抗旱行鉴定的指标。其中,胚芽干重、胚根干重、种子萌发指数可以作为快速鉴定甘蓝萌发期抗旱性的良好指标,丙二醛、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可以作为快速鉴定甘蓝苗期抗旱性的良好指标。(2)利用单一指标评价与多指标综合评价甘蓝抗旱性,萌发期抗旱性结果部分一致,苗期抗旱性结果不一致。苗期不同的干旱胁迫下,部分材料的抗旱性表现一致。萌发期与苗期抗旱性的综合评价,对材料11评价结果一致,其它材料不一致。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甘蓝的抗旱性结果更可靠、更全面。因此,进行甘蓝抗旱性育种时,应根据育种的目的,对甘蓝的不同生育时期进行评价。对甘蓝的抗旱性综合鉴定时,应通过对甘蓝全生育期的抗旱性,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
其他文献
风味品质是果实内在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由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决定。近年来,关于苹果风味品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有关早熟苹果品种风味品质的研究报道相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刺梨(RosaroxburghiiTratt)属于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新兴果树。因其富含维生素C(L-Ascorbicacid,AsA)而备受关注,但目前有关其合成AsA的具体生化途径和机制尚不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逐渐变暖,高温和白粉病是黄瓜(Cucumis sativus L.)生产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影响黄瓜周年生产和良好品质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黄瓜的耐高温能力及防治
在通览乔治·瑞泽尔一书的基础上,本文对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认为从福柯的权力“微观物理学”分析到布希亚的“符码--消费社会”理论再
非生物胁迫包括极端温度,干旱,水涝以及重金属等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而高温作为一个破坏性的环境因子能够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是十字花科萝卜属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茶树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是一种喜暖喜湿的叶用植物,茶树抗寒力弱,不易抵御寒害。随着人们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树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大,茶树种植区域逐渐北移;同时,随着近几年全球气温变化的不稳定性,预防气温特别是低温给茶树生长可能造成的伤害,也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怎样提高茶树的抗寒性,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茶树抗寒力具有潜在的遗
试验以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提供的甜瓜(Cucumis melo L.)二倍体纯合自交系为材料,于2006年—2008年在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大学农学院蔬菜实验室及